新快报讯 记者杨喜茵 通讯员王向岭报道 11 月 3-5 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 2021 年会暨创新创业创造 " 三创 " 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以 " 新理念 · 新阶段 · 新格局——面向 2035 的高质量‘三创’教育 " 为主题。"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和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友文、广州市副市长王东致辞。
本届年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创新创业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 100 余人,以及乌克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30 多位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近 500 家会员单位和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专家代表等参加会议,其中有线下嘉宾近 500 人,线上嘉宾 20000 余人。
钟南山:创意加效益才是真正的创新
会上,钟南山院士在视频致辞中,结合自己 60 余年求学、从医的经历,阐释创新的意义。他认为,创新不仅需要有一个好创意,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实践使创意产生效益,创意与效益相加才真正叫做创新。
同时,他强调高等教育阶段就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教师在育人中应当多启发学生考虑为什么、缺什么,除了让学生查书本或者问老师以外,应加强对创新思想的教育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多去开展研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钟南山以广州医科大学创办的教学改革试点——南山班为例,强调创新的教育应该起始于大学,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就应该培养,而不是起始于研究生阶段。钟南山表示,南山班 2015-2020 期间已有六届毕业生,现在是 166 名。他们在本科生就学期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 11 项、省级 24 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 34 篇,其中有些论文在世界讲坛上获得高度肯定和奖励。" 南山班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了一个典范。归根结底就是有了创新的理念才能有高水平的创造,创业是在创新思想指导下成果转化为实体的一个过程,两者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出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创业教育需为产业服务
杜玉波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要主动作为、应对挑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特别注重 " 三个服务 ":创新创业教育要服务于产业变革,为推动产业变革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创新创业实践要服务于产业需求,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推进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要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成果要服务于产业发展,要有效的推动专利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完善科研立项的需求导向,促使创新创业成果直接服务产业发展。
此外,黄友文代表广东省教育厅致辞时也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广东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献计献策,将充分应用本次论坛的创新成果,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模式创新、思维创新,将广东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引领未来的 " 三创型 " 人才》汇报中,介绍了 " 新工科 F 计划 " 的探索和实践,提出 " 新工科建设从轰轰烈烈走向扎扎实实,正在改变产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张玉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行健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李俊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深刻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向 2035 创新创业远景目标,培养引领未来的 " 三创型 " 人才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融合成为 " 三创 " 教育趋势
会议采用 "1+10+1" 的模式进行,即 1 场主旨报告、10 个分论坛、1 个 50 人圆桌会议组成。据了解,会议的亮点在于实现了 7 个 " 首次 ":会议地点首次位于华南地区;首次由高等职业院校主办;首次邀请 9 位院士同时出席;首次设立国际创新创业教育论坛;首次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管理分设 2 个论坛;首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首次设有 50 人圆桌会议(中国创新创业创造 50 人论坛)。
除主论坛外,另设 " 校长论坛 "" 国际教育论坛 "" 院长(处长)论坛 "" 管理研究论坛 "" 教育研究论坛 "" 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论坛 "" 社会创业与共同富裕研究论坛 "" ‘四新’教育论坛 "" ‘互联网 + ’教育论坛 "" 双碳战略教育论坛 ",邀请了 100 余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围绕创新创业的国际化、管理、教育等热点问题,将创新创业与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互联网 +"、专创融合、创新理念、实践探索、产教融合、" 四新 " 建设、共同富裕、双碳战略等的内在关联与发展规律进行了全方位探讨,与线上线下参会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理事长徐飞指出,论坛 "1+10+1" 的设置,体现了 " 三创 " 教育加强融合的趋势。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独立发展,而是要于德智体美劳教育相结合,与专业、产业界乃至区域经济相结合。" 以前的大学是按照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进行构建,我们已经到了创业教育 2.0 版本,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加强融合,实现政、产、学、研、用、城的融合发展。未来的高校将变成创业型大学,我们要将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打通,消除人为的学科壁垒。"
会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景深、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占仁、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哈尔滨剑桥学院校长张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蔺楠等知名专家学者召开 50 人圆桌会议,深入探讨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举行 " 中国创新创业创造 50 人论坛 " 成立仪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