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1-11-09
育训并举提高职教社会服务能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深入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成立职教集团、社区学院及多个培训基地、技能鉴定站(中心)、化工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等,面向社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下岗失业职工、退役军人、社区教育等社会服务性培训和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年培训 5 万人次以上,探索出 "1+N" 职业教育高质量培训模式,在服务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N" 是什么?" 高质量 " 体现在哪里?要架构什么样的 " 培训模式 "?"1+N" 是指一个实施主体、N 个合作主体、N 个联动平台、N 种组织形式、N 种培训模式。" 高质量 " 是指需求对接精准度高、学员素质提升度高、社会服务贡献度高、培训效果认可度高。" 培训模式 " 是指将与培训相关的市场运营、配套保障、内涵建设、反哺学校等相关模块,进行有策略、有系统的合理安排,形成制度化、流程化、体系化的合理架构,实现培训经验清晰化、可复制化、可借鉴化。

简单来说,即以职业学校为主体,整合融通政府、企业、行业、园区、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 N 个平台,在遵循普惠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 " 长短结合 "" 线上线下 "" 田间地头 " 等 N 类组织形式,广泛开展 " 订单式 "" 项目式 "" 菜单式 " 等 N 种社会培训服务,实现与培养服务对象需求对接精准度高、培训主体素质提升度高、社会服务贡献度高、培训效果认可度高。在调研分析、精准定位培训群体的基础上,定向反馈并积极争取 N 方支持,通过 "1+N" 教学要素、组织形式等系统规范化运行,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培训目标。

深入 N 方调研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聚焦当前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育训失衡、培训内容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评价机制不健全、激励保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在深入研读国务院及省市关于社会培训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国家层面导向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围绕 " 精准度高、提升度高、认可度高、社会贡献度高 " 的高质量培训目标,通过 N 方调研(企业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企业难点、院校服务堵点、学生学员困点,针对受训单位及人员生产学习规律,进行培训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培训对象需求,确定培训模式与组织形式,确定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和方向,研究标准体系建模、评价与考核、政策保障支撑等,破解高质量培训壁垒,实现培训范围全行业全类别全覆盖,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蓄势赋能。

根据调研结果,运用 " 校园 +N" 联动培训平台,对培训对象实施分类培养,采取送教上门、送教入企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开展多种培训项目。

整合 N 方资源

切实保障高效运营

主动联合政府、主管部门等多方资源,广泛调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搭建 "1+N" 联通互动共同体,共同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训工作有序开展铺路搭桥。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与水发集团、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继续教育合作关系,全面实现社会培训的高端化。

成立培训机构、建设实训基地等培训相关工作,单凭职业学校一己之力,无资金、无设备、无经验、无政策支持,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唯有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主体作用,借道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引入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携手企业、行业、研发、园区、政府等各类主体,加大投入力度," 无中生有 " 共建培训中心、产业实训中心、教学工厂等,系统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研发力量支持。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有利于解决制约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规模化提升同步发展的重大难题,更好更快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 N 项内涵

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集 N 方教学资源,完善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加大线上培训资源供给,依托互联网 +、线上教学、远程教学等信息技术云平台,收集引入国际领域内行业专家教学资源,研究建设集院校课程资源、企业行业高精尖技术资源、云平台资源于一体的覆盖多行业多工种的理实一体培训课程资源库。

融汇 N 渠道师资实力,形成动态管理师资智库。师资库建设以院校培养和外部选聘结合为基础,以职业学校现有师资为主体,开通高水平教师引进 " 绿色通道 ",吸收引进行业企业专家、高校教师、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以及 " 土专家 "" 田秀才 "" 能工巧匠 " 等德技并修的专兼职教师,组建集 " 在校教师 + 企业精英 + 行业专家 + 客座教授 " 为一体的师资团队。

拓展 N 种授课模式,创新培训组织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补充的方式,实施 " 互联网 + 职业培训 " 模式,开展 " 线上平台 + 智能题库 + 理论面授 + 仿真实操 " 的融合式教学和 " 行业专家授课 + 助教答疑 + 班主任服务 " 的三师互动课堂,充分利用典型安全生产案例等多种培训课堂组织方式进行教学,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严把 N 级班主任管理关卡,确保服务专业高效。一个班主任就是一期培训班的灵魂,班主任实行层级管理、级别晋级、季度考核、管理层后备等管理办法,新入职的员工经过面试和初级培训后跟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采用 " 传帮带 " 做法,由优秀班主任带新人,学中教、练中强,3 个月后进行定级考试,考试合格后独立跟岗,并晋升工资。

反哺 N 个方面

育训并举更上一层楼

面向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开展充分的、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以高质量的社会培训能力反哺教育教学,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借助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水平,使育人融进培训发展,使教学融进岗位知识,使实训融进生产设备,实现育人过程更具科学性、教学实训更具针对性、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切实解决专业基础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学校负责培训相关工作的具体运管和管理,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全方位多层次助力社会区域经济发展。

以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 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岗位需求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融合校企实力,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多层次、多元化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对接国家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积极推行 " 双证书 " 制度,鼓励在校生学习掌握多种职业技能。

培养方案、课程、师资同步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研究探索 " 企校双师共培,工学交替互培 " 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探索将最先进最前沿的培训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动态化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使学历教育紧贴时代发展,实现育训并举更上一层楼。

作为县域职业学校,寿光市职教中心以 "1+N" 职业教育高质量培训实施为契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使社会培训工作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作者:杨静 张晓丽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相关标签

培训 职业教育 效果 教学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