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1-09
江南城市更新中如何留住乡愁?专家:要用好文化符号,精致创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雁 刘静妍 / 文 刘畅 / 摄)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江苏南京、苏州在列。城市、乡村更新过程中,如何留住 " 最江南 " 的记忆与乡愁?11 月 8 日,第三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举办期间,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

" 城市更新要考虑地方特色,也就是江南的文化、江南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达。" 张鸿雁认为,城市更新、乡村更新,一定要注意江南文化的深刻底蕴。这个底蕴就是我们所强调的 " 美学 " 概念,这很重要。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

江南的城市更新,一定要考虑到江南文化符号的运用。符号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比如,到了陕西看到饼、面,到了东北就是酸菜、秧歌,那么,江南文化大家都强调细腻、精致、精细,还有人的情感诉求在里面。

符号的表达,也是创新的过程。" 我们的符号,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要有现代的符号表达。这个符号,要在 100 年以后还是人类的记忆,还是我们的记忆。我们看到苏州明朝的东西、清朝的东西都不一样,那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仅仅保留明代、清代的呢?" 张鸿雁认为,在保留的基础上,要创新,要进步,这就是时代赋予江南美学的概念。这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精致,还包括国际的眼光,走向世界的美学思考,人类大同的表达。就像费孝通讲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张鸿雁认为,文化是软实力,一个地方要有感召力,特别是南京、苏州,城市更新一定要有时代意义上的江南文化。在赋予时代内容的时候,不能太 " 老气 ",要精致地创新," 要它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

(编辑 蒋文嘉)

相关标签

江南 乡愁 苏州 南京 南京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