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1-09
封控小区里的“最强守护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和平新村火电公司家属院北区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 兰州市第四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后,这条消息打破了小区居民内心的平静,随之而来的,是家属院被连夜封控。169 户、329 名居民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坚持居家隔离。

居民待在家里无法出门,他们的生活物资不够了怎么办,有事情需要帮忙跑腿怎么解决?火电公司家属院北区的紧急封控,让人手本就不够的和平新村社区疫情防控压力瞬间备增。10 月 30 日,甘肃省民政厅选派的 10 名干部来到五泉街道报到,主动申请前往该小区做志愿者,他们的挺身而出缓解了和平新村社区的燃眉之急。

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扎紧橡胶手套,平时从事案头工作的 10 名干部此时化身全副 " 武装 " 的 " 战士 "。奔走在火电公司家属院北区的每个单元和楼层,背着 50 多斤重的消杀工具喷洒楼道,不分昼夜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为居民定时配送餐饭和物资,时不时帮助大家跑腿办事 …… 保障 329 名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他们身上。

" 大家按照表格上的分组情况抓紧配送 ……" 带队 " 大姐 " 陈晶玉每天在给民政厅的志愿者们分配配送物资任务时,都要多叮嘱几句。提前做好物资配送的统筹,是她每日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作为这批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现年 49 岁的她在单位选派志愿者时,第一时间报了名," 我是专职副书记,我有责任有义务冲在前面,为年轻人做表率。" 陈晶玉这样说道。

大伙的生活物资有了保障,特殊人群的需求也必须顾及到。为了第一时间获知居民们的需求,街道工作人员创建了一个微信群,居民在隔离期需要购买什么物品,咨询什么问题,有什么诉求都可以在这个微信群里提出。省民政厅的 10 名志愿者也主动进群,只要看到有居民遇见了困难,他们就立刻前去帮助。几天下来,志愿者们成了全院居民每天都离不开的人。

" 我的父亲 90 岁了,一直有心脏病,现在小区被封控,我没办法帮他去买药!请大家帮帮忙!" 居民张先生在微信群里发出紧急求救。看到消息后,省民政厅志愿者杜进一没有过多考虑,就急忙开着自己的车外出帮忙买药。由于是特定药品,很难在市面上买到。杜进一就满城关区寻找,找了半天,才终于在雁滩找到了一家药店买到此药。药物送到张先生手中后,杜进一才松了口气。

家属院里住着很多面临升学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打印网课学习资料尤为重要。然而院子现在处于封控状态,所有居民都无法出门,更别提去小区外面找打印店印资料了。和平新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这些孩子们打印试卷。民政厅的志愿者们负责运送,在给居民配送蔬果粮油时,他们也将学习资料一并送过去。在微信群里,家属院的居民称他们为 " 最强配送员 "。

" 我真的非常感谢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们的志愿者!""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社区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 在火电公司家属院北区的微信群里,随手一翻,都能感受到居民对于志愿者们浓浓的感激之情。社区的工作人员则说," 我从没听过哪个干部抱怨过一声!他们 10 个人每天都要从运送物品的车辆里搬物资,面包车的空间太小了,大部分时候就得他们趴在车里去拿。等物资搬完了,他们的腰也就直不起来了!" 驻守火电公司家属院北区的这段时间里,腰酸背痛成了志愿者们的 " 家常便饭 "。

" 说不苦不累不害怕是假的,但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完成守护居民生命安全的使命!" 南环东路吹来一阵寒风,冻得民政厅志愿者康伯虎不停跺脚。康伯虎和妻子都是省直单位的干部,疫情发生后,夫妻二人作为志愿者驻守不同的社区,只剩 8 岁的女儿独自在家," 她白天一个人在家,饿了就吃方便面,只有晚上我们回家了,才能给她做口热乎饭,我女儿真的很乖,虽然不开心,但是没哭没闹。" 说着,康伯虎红了眼眶。

忙碌的身影、无畏的逆行、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省民政厅的 10 名干部冲锋在前,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坚守践行初心。无怨无悔、不计付出的守护着一方群众的生命健康,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敢于冲锋、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见习记者 唐瑞

通讯员 徐溱 文 / 图 / 视频

编辑丨周言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微信 志愿者 和平 核酸检测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