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1-10
防止私自议价等微腐败,南京智管道路停车收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磊 记者 赵丹丹 文 / 摄)南京目前有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7 万个,收费人员 1300 多人。如何杜绝收费人员私自议价等 " 微腐败 ",精细化管理道路泊位?11 月 10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南京开始道路临时泊位收费监管平台试点。收费员戴上物联网智能设备,可实现实时定位、历史轨迹查询、记录语音、呼叫调度等功能,有效监管收费行为。未来平台还将和 " 宁停车 " 等平台对接,实现市民最便捷找车位。

杜绝私自议价等行为,收费员戴上智能设备

10 日,在鼓楼区幕府南路,收费员左前伦上岗前别上穿戴式物联网设备,这个设备形似城管的执法记录仪。" 您好,请到这里停车。" 通过他的引导,一辆私家车停入道路临时泊位。左前伦用手持 POS 机对车辆进行拍照、录入车辆信息,打出 POS 单,交给车主。随后,他每隔一小时,要对车辆进行追拍,上传系统,表明该车一直停在泊位内。

左前伦告诉记者,他是差不多一个月前拿到的设备,每天上岗前佩戴,中午休息和下班后关机。佩戴智能设备,对工作有什么帮助?他坦言,工作中会遇到一些车主拒缴停车费,遇到此类纠纷,之前会出现 " 说不清 " 的情况," 智能设备没有摄像功能,但具有语音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我和车主之间的对话,可以作为此类纠纷的取证证据,让我们不会无故吃投诉。" 他表示,此外,智能设备有对讲功能,可以及时呼叫后台," 比如有些车辆违停,阻碍了其他车辆进出泊位,这时我们就可以及时呼叫后台,要求调度人员来处理。" 左前伦表示,尤其对于一些收费员私自议价的,智能设备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计划 2022 年底前在全市推广

一直以来,部分停车收费员通过私下议价行为,将停车费中饱私囊,缺乏最有效的监管手段。鼓楼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吴峻表示,道路泊位作为公共资源,收取的费用全部进入财政,应收尽收。停车收费管理员的行为应该得到有效监管。目前鼓楼区已经在幕府南路、湛江路、慈悲社等 10 个路段点位开展了试点。

在鼓楼区城管局,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鼓楼区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这里可以看到全区所有路内、路外停车点位的情况,包括泊位数、营收情况等。同时可以查看每个点位车辆进出场情况。而收费监管平台纳入系统后,采用无视频采集的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对收费人员实时的定位、历史轨迹的显示查询。通过利用 AI 语音识别,比如收费员谈到 " 一口价、淘宝转账 " 等敏感词时,系统会实时告警,并提供音频数据追溯分析,实现对收费员定位打卡和行为机制管控。

吴峻介绍,如果收费员脱岗,支持 10 分钟后前端设备自动提醒,20 分钟后数据推送后台告警。如果收费员私自议价,也可以通过语音记录来取证," 通过监管平台大数据,也可以分析一些路段的收费情况,如果出现收费明显下滑,可以倒查。" 据悉,截至 10 月 31 日,已产生和上传语音记录 2.6 万多条。

南京市城管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叶彬介绍,通过收费智能监管系统,将精准分析缴费率、打单率、追缴率、取证率、周转率等 5 类数据,提升道路临时泊位管理精细化水平。之后还可以把道路泊位的周转率、空置率和实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后台工作,和 " 宁停车 " 停车共享资源平台相连接,未来市民可以通过 " 宁停车 " 和停车小程序、公众号等,就可以实时查看周边的停车信息,找到最近最优惠的停车位。通过试点,南京城管部门将总结鼓楼区试点经验,计划 2022 年底前在全市推广。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标签

物联网 ai 南京 城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