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庞红梅 记者 袁永红)院士广场、宁海中学校史馆、红色之美展览体验馆、在建的国旗文化教育馆 ……11 月 10 日,《育‘红色’之美: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项目指导会在南京市宁海中学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第三支部书记、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成员一行,参观了宁海中学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大家以红色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探讨如何结合学生实践,多学科横向融合,将红色基因注入学生发展中,坚定走好红色育人路。
△活动现场
"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宁海中学的历史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百年来,宁海师生始终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兴衰,积极投入爱国运动。著名政治家汪道涵、‘龙潭三杰’之一熊向晖、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词学大师唐圭璋、‘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院士等都是宁海中学杰出校友,也是学校对师生开展红色教育宝贵的资源。" 宁海中学校长徒香福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红色课程基地建设情况,2021 年 7 月,南京市宁海中学获批江苏省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 " 育‘红色’之美 " 课程基地项目。为落实教育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为高中学子补上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校史资源,长期坚持红色教育,不断拓展红色资源,实施 " 六美 " 育人,助力革命传统教育。
△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徒香福带领大家参观校史馆
学校成立了 " 育‘红色’之美课程基地 " 项目组,通过 " 一室三馆、一场一林一长廊 " 的建设," 基础、应用、融合课程 " 的建设," 红色之美 " 非物态的课程结构、创意教学模型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进行系统建设规划,把学校建设成为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丰富学校 " 文正 " 内涵,传播红色之美。学校以校内资源为主,适当拓展区域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生红色之美教育课程基地的场馆建设,形成 " 一室三馆一场一林一长廊 " 的主体架构,为红色之美教育建设主题鲜明的教学环境,展现红色之美,营造浓郁的红色之美课程实施氛围。目前在建的国旗教育馆位于学校东校区,以学校 1932 届校友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为基础,依托江苏省国旗文化研究会,全面深入开展国旗文化的研究,探索国旗背后的故事;借助天安门国旗班资源,提升 " 曾联松国旗护卫队 " 品位,将学校着力打造成全国研究国旗文化的典范,传承国旗文化,发扬国旗精神。
△南京市宁海中学党委书记杜惠英分享
同时,宁海中学的 " 我是党课主讲人 " 项目是江苏省中小学校 " 一校一品 " 党建文化品牌项目,也是学校红色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已经举办十四期。宁海中学党委书记杜惠英表示," 我是党课主讲人 " 项目聚焦价值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最大程度上表达先进的思想观念,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造就有思想光芒的教育家园。学校党委获得 2021 年 " 南京市两优一先县基层党组织 " 的称号,团委获得 "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 的称号。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第三支部书记、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点评
" 红色有故事,故事打动人心;红色有力量,力量催人奋进。"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的领导们对宁海中学的红色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江苏省教科院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叶小红、《江苏教育研究》编审颜莹等对课程基地项目的建设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打开了新的思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第三支部书记、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倪娟则表示,宁海中学近年来发展形势喜人,态势良好,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宁海中学的红色教育脚踏实地,课程基地建设有序稳健,注重落实。学校领导提高站位,在传承中创新,统筹兼顾各方,协调好近期与长远,紧抓高考又能超越高考,特别注重对高中生价值引领和理想教育,对高中育人方式转型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价值,为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注入了精神和力量。
( 编辑 陈海静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