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以时间为轴,用相机记录下历史瞬间,一曲壮阔的历史交响展现在眼前。11 月 10 日,2021 年江苏艺术资金资助项目 " 历史的脉动——百年江苏纪实影像艺术展 " 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幕,该展以两百余幅经典纪实摄影作品,致敬建党百年。
△ 展览现场
展览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年代久远的黑白老照片,每一幅具有独特审美角度的照片背后,都浸透着历史的细节。展出的作品包括晓庄、王广林、于惠通、陈哲等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资深摄影记者,拍摄的关于衣食住行、人物肖像、劳动场景、景观等 200 多张摄影照片,记录了近 100 年来,发生在江苏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
△ 研讨会现场
展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她是本次展览摄影作品的作者之一,88 岁的摄影家晓庄女士。
△ 江都县小纪公社妇女插秧大军 晓庄 摄
1952 年,只有 18 岁的晓庄开始了摄影记者的生涯,曾任《光与影》摄影艺术杂志主编、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6 年,她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
△ 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进工厂演出 王广林 摄
跟摄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晓庄,身在摄影行业整整 70 年,从一位小姑娘到满头银发的老人,她见证了江苏的历史发展。70 年来,晓庄从未停止过记录,她用眼睛、镜头、情感和摄影记者的本能,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来记录这个时代。晓庄的忘年之交薛颖旦说:" 我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一张照片,是晓庄女士的背影。她一手拄着拐杖,一手举着相机拍照,我觉得这个老太太好帅,像个女战士。"
△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晓庄 摄
晓庄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吴县光福公社女社员喜采丰产瓜》《南京儿童医院护士为儿童打疫苗》《江都县小纪公社妇女插秧大军》等作品,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 长江白帆 晓庄 摄
《长江白帆》是晓庄于 1956 年前往泰兴途中偶然拍摄到的。当时晓庄在镇江坐轮渡到对岸,当渡船行驶到长江中间时,恰巧有成群结队挂着白帆的船驶来,她下意识地拍下了这一场景。如今,长江航运已经看不到如此壮观的景象,这件事让晓庄意识到,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相机要时刻准备好,不然将错过很多历史瞬间。
△ 抗击疫情的夫妻隔着玻璃相见 郭鹏 摄
展览的最后篇章里,出现了彩色照片,其中 25 张照片是用无人机拍摄的,也是新一代摄影师成长过程中的作品。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丁梦莎 储希豪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