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1-11
“钢轨神探”开启冬季钢轨“诊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0 日 5 时 30 分,位于敦煌车站旁的敦煌综合工区,钢轨探伤车厢里灯火通明,兰州铁路局兰州工务机械段的 8 名职工正在做出车前的准备。两小时后,他们要从敦煌站出发前往苏干湖站,沿敦煌线对钢轨进行探伤作业。

10 月底以来,受寒潮、大风天气影响,铁路进入钢轨防断关键期,为保障行车安全,兰州铁路局持续加大线路整治力度,对高铁线、既有线进行全面 " 诊疗 "。本轮探伤作业是兰州铁路局首次采用钢轨探伤车对既有线路进行替代周期性检测。据兰州工务机械段钢轨探伤车间主任张志军介绍,钢轨探伤是精细作业,探伤车在行驶中运用超声波探伤,不仅速度快,而且测量精准度高,能有效检测钢轨实际状态,较人工小车探伤,效率提高了近 30 倍。

上午 7 时整,伴随着探伤车嘹亮的汽笛声,251 公里的钢轨探伤作业正式开始。钢轨探伤车间施工负责人崔让军和工长张永远站在车头瞭望前方,探伤操作台前,检测员紧盯显示屏幕。由于钢轨伤损随机性大,作业时检测员必须始终全神贯注地看着示波器,根据波形显示和出波情况采集探伤数据,数据回放员则一米一米的分析采集数据,随时做好记录。" 咱们马上进入伤损重点区段了,大家一定要盯住图谱和波形变化,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 ",工长张永远在行驶时总会嘱咐几句,提示各位工友注意线路进程和变化,避免 " 误诊 " 和 " 漏诊 "。

检测过程中,钢轨内部损伤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标记实时反映到车载电脑显示屏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照钢轨伤损模式库解码,转换为文字报告,以便线路管理单位及时处置。因此,钢轨探伤车上的队友们谁都不敢马虎,毕竟每一次探伤都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安全畅通。

列车行驶两个区间,检测员就会互换位置,避免眼睛疲劳。"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也是冬季钢轨防断的关键时期,我们每天将近 14 个小时的探伤任务,就是要对局内的高铁和普速铁路进行长距离钢轨探伤作业,清除线路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张永远说道。22 时 26 分,钢轨探伤车完成既定探伤任务,返回敦煌车站。

据了解,兰州工务机械段钢轨探伤车间将在接下来的 50 多天内,完成全局管内中川铁路、徐兰高铁、银兰客专、银西高铁、兰新线、陇海线等高铁线和既有线路共 9300 多公里的钢轨探伤任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文 / 图

通讯员 邬凡 朱学成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高铁 敦煌 兰州 超声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