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2
深晚报道 | 让文明意识和习惯根植在师生心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从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来,海滨实验小学始终致力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注重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从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确立了文明校园创建的起点—— "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

该校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意识和习惯根植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学校还提出了文明校园创建的目标—— " 让习惯成就文明,让文明成为习惯 "。创建活动以来,学校又先后荣获 " 深圳市文明校园 "" 深圳市红旗大队 " 等殊荣。

文明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需要科学、完备的德育体系做支撑。海滨实验小学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构建了全员、全面、全程育人的德育体系,独立设计和开辟了 " 五大 " 德育路径:课程德育、心理德育、艺术德育、电影德育、活动德育。

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学校以道法课、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依托,把优良的民族传统道德、丰富的地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

海滨实验小学还引进了中科院重点研究项目,每一个学期为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建立 " 心理发展电子档案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艺术资源,把文明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与艺术教育有机融合。

围绕学校校训(" 智、信、善、勇、艺 "),该校特色开发了 " 电影德育 " 课程,精选了六十部经典电影,开办 " 周末影院 ",组织各类观影和影评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在活动德育方面,该校从 "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 三个维度,构建了《德育目标分层框架》,分年级设计了个性化的德育主题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学生人格发展的需求。

文明校园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学校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为此,海滨实验小学从 " 三支队伍 " 的建设入手,分别成立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打造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建立学生管理的 " 自组织 ",来夯实创建工作的基础保障。

无处不教育,无处不育人。目前,海滨实验小学已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近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多名 " 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 "" 深圳市好少年 "" 南山区优秀少先队员 "。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相关标签

艺术 艺术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