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2
深晚报道|35岁男子体重骤降竟是患上糖尿病!北大深圳医院举行糖尿病日咨询义诊活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段时间,35 岁的赵先生(化名)体重逐渐下降,2 个月就瘦了 20 多斤,他沾沾自喜认为自己 " 减肥 " 成功。没想到一次熬夜加班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和精神恍惚。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血糖高得惊人,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经过胰岛素输注、积极补液等治疗,才保住了赵先生的命。

11 月 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11 月 12 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分会、深圳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专委会、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联合举行了大型咨询义诊活动,通过糖尿病健康知识小讲堂、糖尿病健康操介绍、专家咨询、现场检测血糖、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大家宣传糖尿病健康管理相关知识。

爱喝饮料爱熬夜,2 个月体重下降 20 多斤

赵先生从小就喜欢高热量饮食,体重超标,身高只有 1.68 米的他,体重达到了 100 公斤。自己创业的他从事平面创作,平时工作多是做在电脑前潜心绘画,有时赶作品一连坐上 7、8 个小时,熬夜、运动少、喝水少、饮食不规律成了他的常态。

从去年起,赵先生的体重逐渐下降,并伴有口干、口渴,他还买了整箱的饮料放在公司和家里,随时渴了就喝一瓶。2 个月,体重就下降了 20 多斤,可他开始感觉全身乏力,提不起精神,经常性口渴,喝了水就要去排尿,夜里也要起来 2-3 次,严重影响睡眠。一次熬夜赶任务时,他出现恶心、呕吐,精神恍惚,送医院后经检查血糖达到惊人的 84mmol/l(正常人为:4.4-6.1mmol/l),尿糖 4+、酮体 4+、酸中毒、高渗状态,电解质紊乱、高血脂 …… 经过胰岛素输注、积极补液等抢救治疗,才保住赵先生的命。

内分泌科医生告诉赵先生,肥胖、高血脂、久坐、运动少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他的体重下降不是减肥有效,而是糖尿病 " 三多一少 " 的典型症状。入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高达 15%,胰岛分泌功能都受到影响。幸好来院抢救及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的患者死亡率很高。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改变生活方式,遵从医嘱按时用药,自我监测血糖,学习糖尿病知识,把血糖控制好。

糖尿病健康管理要坚持执行 " 五要素 "

在 12 日的咨询义诊活动中,北大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帆为患者和市民做了糖尿病健康管理知识普及的健康小讲堂,她从糖尿病的发生、危害,到如何全面管理、控制糖尿病症状,再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随后,医护人员向患者展示了糖尿病健康操,指导患者科学、有效的运动与锻炼。

在现场血糖检测和义诊咨询环节,内分泌科派出 7 名专家与患者、家属和市民进行面对面沟通、咨询。患者监测空腹或餐后血糖后,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家族史、伴发疾病等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指导患者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方案。

张帆表示,在临床中,有许多为了工作、赚钱无心顾及身体健康的患者,有的人生活方式不健康,有的人多年不体检,还有的人提交发现血糖升高,但没有进行正规的评估和后续治疗,错过了糖尿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的好时机。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也有人不能坚持饮食管理和适量运动,只要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就不管不问。

张帆提醒,年龄 ≥40 岁,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生育史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她表示,要记住糖尿病健康管理的 " 五要素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血糖自我监测、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和胰岛素治疗),每天坚持执行,乐享健康人生。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相关标签

糖尿病 北京大学 深圳 北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