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2
深晚报道 | 2021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典礼举行 《国华的孩子们》获金蝴蝶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感谢每一个无论何时都在向善而行的你,让公益在中华大地奔腾不息。"

11 月 12 日,2021 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典礼及主题论坛在深圳商报社大厦国际会议厅举行,《国华的孩子们》获得年度最高奖 " 金蝴蝶奖 "。本次中国公益映像节映像大赛聚焦乡村振兴、生命守护、红色传承三大主题,共征集到来自全国 26 个省、市和地区的 416 部公益影像作品,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轮评审,最终评选出 " 优秀作品奖 "、" 年度单项奖 "、" 最佳作品奖 "、" 金蝴蝶奖 " 等 51 个奖项。

中国公益映像节由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是国家级的公益影像盛典。映像节秉承 " 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 " 的理念,已连续举办 9 届,汇聚海内外优秀公益影像作品 4473 部。11 月 23 日至 25 日,中国公益映像馆 3D 展馆将随中国慈展会云展平台上线,获奖作品也将在云展平台展播。

《国华的孩子们》脱颖而出 用教育扶贫事业温暖社会

本次参赛作品中,许多影片以朴实的视角,记录下了生活中平凡却不普通的身影。他们有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乡村教师,有曾经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战斗的抗战老兵,有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农人,有正在与病魔、痛苦、孤独进行斗争的罕见病患者 ……

获得年度最高奖项 " 金蝴蝶奖 " 的《国华的孩子们》,把目光投向了一群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这部作品以国华纪念中学为背景,由真实故事改编。影片中,一群孩子因为家里困难差点没法读书,但在社会的帮助下他们没有放弃。后来,他们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建筑师,有的成为老师。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些毕业于国华的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也以回报社会作为终生追求。他们让教育扶贫事业代际传递,温暖每一代年轻人。这部作品于 2020 年 12 月 26 日上线,收获了广泛关注,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加入教育帮扶事业。

这部影片的获奖代表段玉平老师表示,她很欣慰国华的孩子们走出校园以后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也很感动他们能够把既受惠于社会,又甘于为社会奉献的使命作为终身追求。

优秀作品《团战》则聚焦了一群奋战在抗疫前线的 " 逆行者 "。新冠疫情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各个科室均担负着医疗救治和防疫的重任,医院全体人员以必胜忘我的精神,保全了一方的平安。影片由多个小故事组成,各个小故事既独立存在,故事的主角又通过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刻画出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奋勇当先、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深圳 5200 架无人机天空之舞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的优秀作品。该片完美呈现 5200 架无人机天空之舞,以 " 灯光 + 动画 " 的形式打开时间之门,带领广大市民重温红船起航、万里长征、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中的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最美的祝福。

通过参赛作品,观众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实现了小康梦想,看到腾飞的中国探索宇宙的浩瀚,看到生命的歌唱、温暖和希望 ……

416 部公益影像作品参与角逐 评委给予高度评价

" 生命的关爱,在步履匆匆中交替接力;公益的鲜花,在漫山遍野间次第盛放;人生的赛场,他们用汗水书写勋章;红色的血脉,在中华大地传承流淌 ……"2021 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典礼上,一段短片分享了优秀参赛作品镜头记录下的真实故事,令人温暖和感动。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创作的《守护——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抗疫侧记》获最佳纪录片奖;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创作的《冬天不冷了 2020 年版》获最佳公益广告奖;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作的《爱不缺席 伴 TA 成长》获最佳创意奖;深圳市总工会创作的《工夫——圆梦》获最佳摄影奖;二更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创作的《少年的仰望》获最佳剪辑奖;北京爱度公益基金会创作的《六色》获最佳微电影奖。

《星星孩子的音乐会》《答案》《深圳 5200 架无人机天空之舞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等 40 部影片被评为单元类优秀作品。

在颁奖典礼上,大赛评委代表通过视频向大赛和获奖者表示了祝贺。2021 中国公益影像大赛的终评委,著名纪录片导演,艾美奖、第 79 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获得者杨紫烨表示,她在评审过程中看到的影像作品很有创意和表现力,而且富有人文关怀。她向得奖作品的制作人表示祝贺,并表示 " 期待明年疫情过去,一切回复正常,能够到现场参加典礼。"

2021 中国公益影像大赛的终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女士则表示," 影像记录我们身边人身边事,在这些人间烟火中,我们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让我们用影像、用感动、用分享,传播更多的善与爱。"

聚焦三大主题 为文化建设贡献公益力量

2021 年中国公益映像节聚焦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生命守护三大主题。旨在通过讲述红色故事、用影像记录伟大,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新时代发展的动力与生命力;通过影像展现乡村振兴的新道路、新模式、新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已脱贫地区实现产业脱贫可持续发展;通过影像记录危难时奋不顾身的帮助、困难前永不退缩的勇气、助人时不求回报的奉献,展现生命守护这一宏大主题下细微但不平凡的感人力量。

" 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 ",是中国公益映像节不懈的使命与追求。9 年来,中国公益映像节吸引了千万网民的倾情参与,这场爱的视听盛宴已经成为了公益理念交流、碰撞和传播的全国性平台,同时,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公益影像感受奋斗之美、生命之美、助人之美,感受人间大爱和真情温暖,从而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引导更多 " 公益追梦人 " 带着梦想再出发,为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代表白俊仁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中国公益映像节在新的时代使命的召唤下,不断探索公益与影像结合的创新路径,滋养和激发新的公益理念和更多的公益创意,并通过与时代同进步的光影技术,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讲好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努力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升华城市人文品格与精神气质的新典范,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与文明追求的新渠道、新载体。

颁奖典礼结束后,在颗粒公益传播发展中心创始人顾源源的主持下,现场举办了主题为 " 悦纳新生 " 的圆桌论坛,5 位来自公益界、影视界、传媒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对公益组织如何在疫情中找到新的形态、新的机会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深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英姬表示,希望看到公益映像节获奖影片的市民朋友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公益理念,感受到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召唤,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每个人都能成为公益事业的英雄。"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鲁自凡

相关标签

小故事 奔腾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