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 " 自作聪明 " 的驾驶人
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在民警对其呼气测试或抽血检测前
再次饮酒
认为这样交警就无法判断其
之前有没有喝酒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我喝的够快 ……
2021 年 10 月 19 日凌晨 4 时许,仲某抱着 " 路不远,酒喝的不多,代驾贵 " 的心理,独自一人驾驶车辆回家,却不曾想在宜兴市宜城街道东氿大道解放路路口与曹某驾驶的小车发生碰撞,随后报警。
双方在事故现场等待交警时,仲某担心酒驾的事情被交警发现,在现场紧张的 " 来回踱步 ",最后心生一计,打开后备箱猛灌一口酒,理由是 "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喝口酒压压惊 "。
交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身酒气的仲某,立即传唤其至大队并进行了调查取证和调查,确定了仲某驾车前已经饮酒的事实。
经过抽血检测,仲某体内酒精含量达到了 126mg/100ml,达到了醉驾标准,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危险驾驶罪对仲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仲某 " 自作聪明 " 试图逃避处罚
殊不知交警 " 火眼金睛 "
最终自酿苦果,接受法律的惩罚
法律课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同时交警部门也要提醒广大驾驶人
不要轻信网上的 " 投机取巧秘籍 "
找人顶包
无论是发现前方交警检查时临时换座位,还是发生事故后谎称他人驾车,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审判。无锡绝大部分路段都有高清监控抓拍,可以清晰的留下驾驶人的面貌、特征等要素。与此同时,顶包人员还有可能因为包庇、作伪证承担法律责任。
喝了解酒药再开车
网上有部分商家宣传解酒药,谎称可以短时间内起效,避免酒驾被查,然而服用解酒药也许能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但不能逃避处罚。
自购酒精测试仪测试
有部分网友在网上自购酒精测试仪,在喝酒以后吹气,发现数值不够就开车上路,结果被查。要知道交警部门的酒精测试仪都是通过国家标定后使用的,网购的并不可信。
其实,小编有个好方法
可以避免酒驾被处罚
那就是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这个秘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来源:无锡交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