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下午,罗湖区文明实践大讲堂邀请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庆,走进文华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和居民一起探讨 " 如何寻找幸福 "。他结合自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的例子,有层次地有深度地分享了《幸福的方法》一书的读书心得,以此提高罗湖居民文明素养,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他首先抛出了两个问题:你会怎样定义幸福?幸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介绍了书中提及的四种人生模式: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幸福型。幸福型的人享受当下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获取更加满意的未来。
马庆以不同类型的成功人士举例,他认为现在处于物质时代和消费时代,太多人喜欢用物质和消费的东西来定义幸福,幸福不会像财富一样可赚过来的,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觉,没有统一的标准。他建议听众要以不停追问 " 为什么 ",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看看要问多少个 " 为什么 " 才能把你带到对幸福的追求上。
他引导到场听众,把幸福作为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从小事情开始,想像那些带来快乐感觉、幸福感觉的事情,如果有记日记的习惯更好,每天记录下 5 件幸福的事情。
如何追求幸福?马庆结合《幸福的方法》建议,确定应该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得不做的,设立自我和谐的目标,掌控幸福的方向,包括设立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行动计划。
马庆同时按照人群分类,提炼书中追求幸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幸福就是快乐学习,教育者作为帮助孩子追寻自身价值和获得沉浸式体验的人,应该去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迷人而美好的旅程,让对幸福的追求贯穿整个生命。
对于打工人来说,对工作的认可比工作本身更重要,与工作相关的三个词语——任务、事业、使命感要达到一定的和谐,工作才能让人幸福。
对于家庭来说,美满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爱与被爱,与家人、朋友和爱人共享美好的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
马庆按照《幸福的方法》一书的观点提议," 爱自己和关爱他人 "" 寻找幸福强心剂 "" 超越短暂的快乐 "" 用自己的光照亮世界 "" 你本来就知道幸福 "" 从容生活 " 等,希望大家用帮助他人来获取幸福;遭遇 " 幸福饥荒 " 的时候,寻找那些带来意义和快乐的 " 幸福强心剂 ";追求有快乐和有意义的工作、学业和情感时,不经历柳叶般短暂的美丽,而是寻找根深蒂固的永恒的幸福。
他认为,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幸福权利,幸福最大的障碍是我们自己,奠定 " 幸福至上 " 的观念。同时," 幸福是奋斗而来的 " 与本书的概念殊途同归," 幸福就在当下,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珍惜当前的事物,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无论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
文华社区居民听得认真,掌声热烈。有居民表示,在家门口就听到这么罗湖文明实践大讲堂送来的这么有深度的读书分享,感受深切,她做了一些笔记,准备跟家人一起分享,一起追求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和城区的大幸福。
罗湖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湖文明实践大讲堂将众多的高水平讲座送进社区,必将提升居民素养,春风化雨般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文明创建,带动更多人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而努力。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