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1 月 10 日,由深圳老年大学与深圳市诗书礼乐研究会共同主办的 2021 湾畔学堂第 19 期活动——四大名著与家国情怀来到了福田区党群服务中心,与 50 位爱好文学的老年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四大名著的阅读方法和学习心得,一起重温四大名著中发人深省的故事。
本次文学讲座邀请到中华书局编审、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深圳大学国学院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安顺开讲,祝副教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四大名著作为文学经典著作,我们应该怎样阅读?你是否真正读懂?带着这些疑问,他以《西游记》为例跟大家进行深入探讨。
他认为,《西游记》其实是讲述一个人的修身之道,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分别代表的是人的心、身、情欲、本性及意志力,所有的 " 妖怪 " 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心魔,而取经则是人们在人生路上不断战胜心魔的过程,也是修身的释义。
在分享中,祝副教授用提问的方式与在座的观众们互动交流,在问题中重温《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并就故事情节反问大家,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对《西游记》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最后,他用 " 读经典,修自身;如取经,再出发 " 鼓励现场及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从文学的角度再读读这些经典著作,发现和汲取其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深远的思想启迪。通过反复打磨和学习,培养人的情志和心性,反思我们生命本身的力量与价值。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