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1-14
七院士相聚羊城 探讨中国精准医学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自 2015 年我国部署精准医学国家战略以来,其在临床应用、分子诊断、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得以发展。11 月 13 日,为梳理精准医学的前沿进展,总结国内精准医学发展成就,一年一度的精准医学顶尖学术盛宴在广州举行。来自精准医学领域的 7 名中外院士与业内顶级专家齐聚 2021 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精准医学高峰论坛,聚焦中国精准医学前沿进展集智聚力、建言献策,为精准医学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300 余名医学专家及学者现场参会

此次论坛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徐涛、杨焕明、陈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程京,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张学记助阵。同时,吸引了 300 余名医学专家及学者现场参会。记者了解到,该论坛从 2019 年开始,已经连续 3 年在广州举办,成为影响中国精准医学领域发展的重大事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作为一家精准医学专业社团,成立以来,为推动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促进精准医学融合创新发展,引领精准医学迈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做出了积极努力。" 希望学会将‘《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精准医学高峰论坛’这个品牌坚持做好,为促进科技创新、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多维度探讨应用与前景

论坛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精准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及产业进展中的应用与前景,传递前沿科研成果,促进精准医学行业迈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推动精准医学领域的资源融合、科技创新。

" 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有限,且治疗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倘若能够做到早诊早治,肝癌就可以实现 50%-70% 的临床治愈。" 贺福初在专题报告中介绍,实现精准诊断、预后、治疗,离不开对蛋白质组的研究。他以肝癌的研究为例,详解了 " 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 " 的最新成果。" 接下来我们希望继续在更多肿瘤中开展系统性验证,实现技术升级换代,推动相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贺福初表示。

徐涛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糖尿病是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负担,每年相关医疗支出达 3500 亿元,占总医疗支出的 13%。" 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筛查成本,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我们十分期待在未来十年内,糖尿病精准医学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刘良带来专题报告《风湿病精准诊疗研究》。他介绍,目前我国风湿病诊疗缺乏高效、低毒的中西药物,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因不能耐受西药的副作用而中断治疗,生物制剂价格昂贵且会增加感染和罹患肿瘤的风险。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刘良率团队聚焦风湿病临床突出问题,整合多学科先进技术与方法,开展诊疗风湿病的开创性研究。在报告中,他对风湿病诊断新方法、发病机制研究、治疗新策略及创新药物研发的新成果等进行介绍。

杨焕明分享了关于《组学与精准医学研究的前沿进展》的研究,阐述了组学的起源、进程和影响,并就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精准医学产生的影响,乃至人类未来的贡献展开解读。

陈润生以《精准医学与核酸药物》为题通过视频连线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大数据、基因检测等新技术为精准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在未来,精准医学将覆盖从出生到离世的全生命过程,使得整个医疗体系发生本质变化,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全民健康。

程京则以视频形式作专题报告。他提出,应当尽快推动实现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 掌握生物传感,就掌握了生物的密码。" 智能生物传感、数字生命和人类永生,这些概念常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影视作品中。在论坛上,张学记围绕这些概念,介绍了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据悉,2021 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精准医学高峰论坛是 2021 精准医学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2021 精准医学大会于 11 月 12-14 日在广州举办,相关政府部门领导、10 余名两院院士、400 多位权威专家学者、数百家科技名企与会研讨精准医学前沿技术领域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大会为促进中国精准医学前沿技术创新搭建了政、医、产、学、研、用、金的多方交流平台,推动了精准医学科技和产业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科记协

相关标签

糖尿病 肝癌 医学 院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