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蛇口妈湾港正式开港。据了解,妈湾智慧港是国内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成的自动化码头,其前身妈湾港作为传统散杂货码头,为深圳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此次智慧化改造升级由深圳海关携手招商港口合力打造,依托人工智能、5G 应用、北斗系统、区块链等科技元素,将原海星码头 4 个泊位升级改造为全新的自动化集装箱港区,与现 MCT 港区一体化运营,形成年吞吐量约 250 万标箱的现代化智慧港口。
智慧化港口对海关的监管提出了 " 快速验放、顺势监管 " 的现实需求。深圳海关积极推进登临作业方式革新,对国际航行船舶开展远程 5G 智能检疫,切实提高船舶登临检疫效率海运监管效能。同时,通过码头作业模式、海关通关模式和查验模式的协同创新,落地海运卡口陆路化改革,实现货物在码头闸口智能分流,打造常态化进口 " 船边直提 "、出口 " 抵港直装 " 运营模式,通关效率和堆场周转效率大幅提升,企业通关成本和码头作业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信息化是妈湾港迈入智慧化的先决因素,过去由于通关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口岸查验存在二次吊柜、流程繁琐、查验信息公开不足等问题,影响货物的通关效率。在妈湾智慧港运营模式中,海关依托 " 单一窗口 " 向进出口企业、港口等单位实时推送查验、通关信息,让信息 " 多跑路 "、企业 " 少跑路 "、单证 " 不跑路 ",大幅减少企业人力和时间成本,企业获得感满满。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港投入使用后,码头货物装卸、查验通知、物流运输、舱单放行、吊还柜、费用结算、集装箱动态等重要节点信息,均可在网上查询、办理,流程更加透明,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智慧港嵌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数据信息,跨境贸易链上的各参与方可轻松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真正实现了物流全流程可视化。
据悉,妈湾智慧港位于前海综合保税区二期的整体规划区域内,为进一步提高口岸综合服务能力,深圳海关进一步发挥妈湾智慧港 " 区港联动 " 特点,通过卡口信息采集对碰、途中视频监控、WMS 无账册管理、物流信息共享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打破了三个片区物理隔离的藩篱,打造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 " 港—区—仓—场 " 智能物流网。
为实现对进出口货物顺势监管、无感监管,深圳海关组合利用 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蛇口海关合成管控中心升级成为运行智能化、管控高效化、服务远程化的海关业务智能管控平台。一方面,将码头生产数据、视频流与海关的内部数据对接,利用大数据 + 人工智能分析,对货物、船舶全口径、全周期建模分析,为业务运行管控提供精确、实时的一手信息;对业务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实时报警,精准地找出通关 " 堵点 ",提高通关效率。另一方面,利用 5G、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周界、人员、车辆、集装箱等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及分析,对异常场景 3D 还原,快速定位风险点,提高发现风险和应对处置的能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 " 智慧监管 " 模式。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王亚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