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5
深晚报道|建设四好农村路,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深汕合作区整治农村道路70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道路兴则百业兴。" 四好农村路 " 建设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深晚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获悉,自开展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以来,深汕管理局畅通道路 " 毛细血管 ",整治农村道路 70 条,共 64.61 公里,逐步构建起完善、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基础,让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硬化道路通村畅镇,构筑农村公路 " 交通网 "

深汕合作区面积总计 468.3 平方公里,有 287 条共计 254 公里的农村公路。由于道路建成时间长、缺乏管养等因素,大部分农村路为砂石路,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农村经济发展受阻,砂石路硬化成为群众最迫切的诉求。

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研究并制定了 " 四好农村路 " 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 " 四好农村路 " 制度建设,统筹开展道路日常养护及大中修等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同时,建立乡镇交通专员和社区交通助理制度,主动下到基层找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所需所盼。

在汛期来临前,深汕管理局将存在坑洞、下沉、排水不畅等安全隐患的鹅埠镇东寨村和西湖村主干道进行了道路硬底化,解决了雨季老人和学生出行难的问题,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在学生开学前,将困扰松正学校师生多年、路面破损严重、高低不平、排水不畅的砂石路面进行了道路硬底化,对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完善,因地制宜划分了家长等候区、临时停车区等区域,给师生送上一份安全出行的开学大礼。深汕管理局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中将 " 问题清单 " 变成 " 履职清单 ",纾解群众出行痛点。

一面面锦旗向着深汕管理局纷至沓来," 为民修路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挡不住群众的热情,我们现在已经至少收到 15 面锦旗了,每次看到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的一位项目负责同志笑着说道。

据悉,开展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共硬化道路 63 条,约 36.23 公里,目前深汕合作区已实现了村与村、村与镇之间道路全线硬底化,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道路整治成效显著,打通乡村振兴瓶颈

驱车从 S387 省道出发,经过赤石镇中心再到大安路,赤石镇长约 23 公里的主干道路如今已然焕然一新,一路上黝黑的路面宽阔平坦,通行有序,路面干净整洁,交通标线清晰醒目,加上赤石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道路两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公路画卷。赤石蜜柚盛名在外,平坦宽敞的赤石镇主干道,为村民生产劳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蜜柚种植园基地农产品的外运提供了便捷。

主干道路和 " 毛细血管 " 路网的全面整治,打通了居民出行 " 堵点 " 和乡镇经济发展 " 难点 ",为赤石镇的本山绿茶、蜜柚、蜂蜜等 " 藏在深闺 " 的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随着路网的畅通,有着天然温泉的水底山温泉庄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天子山农业公园等本地旅游企业的发展潜力被进一步释放。

除此之外,联结鹅埠、小漠两个镇的重要支路——南门河路的面貌焕新,山海相映美景的绝佳观景台——狮山道路的全线硬化等覆盖全区的道路整治,让一条条农村公路串点成线、通村畅镇,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有效盘活了深汕合作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中将 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 升级改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