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地震局)与深圳晚报联合推出的防震减灾系列科普课程《话说地震》持续发布。课程第五期聚焦深圳常见地质灾害,科普地质灾害方面的应急避险知识,增强市民防震减灾意识。
深圳属于低山、丘陵、台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地震等灾害的影响下,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及时了解深圳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何科学应对地质灾害等知识,对市民安全避险至关重要。
那么,深圳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深圳根据地质环境特征,结合人口分布、工程活动等情况划定了多个重点防范区域。其中,梅林、笔架山等 28 处区域容易发生斜坡类地质灾害,荷坳、龙岗等 6 处区域容易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沙井、民主村等 3 处区域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此外,市民还可以通过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官网,查询身边有哪些区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地震局)提醒市民,当出现明显的地质灾害后,市民应该远离危险边坡,注意警示牌的撤离路线,同时向安全地带撤离;遇到崩塌时,要向山体两侧跑,或者躲在结实牢固的障碍物旁;遇到滑坡时,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遇到泥石流时,要立刻向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切勿顺着沟道向上游或者下游跑。
接下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地震局)仍将持续推出防震减灾系列产品,带领市民了解地震活动情况、地震预警、地震自救互救等内容,夯实市民朋友防震减灾知识基础,敬请关注。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黄海婷 见习记者 钟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