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到 2025 年,南京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全市供水能力提高至 570 万吨 / 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 385.9 万吨 / 日 ……11 月 16 日,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南京市 " 十四五 " 水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描绘了今后五年南京的河湖模样,明确了水务改革发展五大任务," 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 " 的幸福河湖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闻发布会现场
【晒成绩】
" 十三五 " 时期,全市水务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南京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军介绍," 十三五 " 是南京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第一个五年。南京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体制优势,水务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南京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增效。
南京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基本达到规划标准,成功抵御了 2016 年秦淮河、" 两湖 " 和 2020 年长江超历史洪水;全市供水规模达到 520 万吨 / 日,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 100%,应急备用水源实现全市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 301.5 万吨 / 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行政村和规划布点村全覆盖。
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集中清理整治长江岸线利用项目 226 个,清退生产岸线 32.2km;市域河湖基本消除劣 V 类,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连续 4 年在国家和省考核中获得优秀,河湖长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接连获得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做规划】
今后五年,南京治水实践要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南京水务将紧紧围绕 " 幸福河湖 " 建设总目标,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水务综合保障体系,实现 " 防洪排涝安全可靠、供水节水优质高效、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水监管能力持续提升 " 的目标,推动南京治水实践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规划》谋定了南京水务未来发展布局,即加快推进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与城市总体布局 "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 " 相协调的 "131" 水网体系,建设以高品质河湖网为骨架,以高标准供水、雨水、污水管网为脉络,高效能智慧监管网为大脑的城乡一体、水岸联动、功能协同、数字互联的现代化南京水网。
南京水务改革发展将重点推进五个方面任务:
一是补齐防洪排涝安全短板。完善流域防洪体系,推进区域防洪排涝治理,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系统开展城市内涝治理。
二是实施城乡供水节水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供水安全保障,至 2025 年,全市供水能力提高至 570 万吨 / 日。加强重点领域节水。
三是强化水环境治理与管护。推进溢流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全市建成区 80%以上面积建成 "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 ",提升污水处理综合能力,2025 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 385.9 万吨/日,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 90%。整治提升河湖水环境,确保重点断面(河道)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四是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幸福河湖样板,推进河湖库保护与水系连通,全面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打造水美乡村 50 个,生态清洁小流域 10 个,建设汤山矿坑公园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加强水文化载体建设。
五是强化水务监管能力建设。巩固长江大保护成果,开展《长江岸线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现河湖长制从 " 有名有实 " 到 " 有能有效 "。健全水务监管机制,全面推进骨干河道、重点湖泊网(段)格化管理,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提高水务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
到 2023 年,打造 300 条幸福河湖
如今,越来越多地方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
南京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竺兴宏介绍,今年的省 1 号总河长令提出了 "2025 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2035 年全省河湖总体建成幸福河湖 " 的目标,并将幸福河湖的要求具体归纳为 " 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 " 十六个字。
目前,南京已经完成《南京市幸福河湖评价规范》《建设指南》《幸福河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将继续统筹防洪治理、水环境整治提升、水生态修复、河湖岸线整治等,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河湖品质。
" 计划通过‘一年示范引领、两年多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的‘三步走’模式,到 2023 年,重点打造 100 条城市特色幸福河、100 条乡村田园幸福河、100 座美丽幸福湖泊。通过打造幸福河湖样板,引领和推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到 2025 年,全市建成区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 竺兴宏说。
治理易涝积水点,实施管网、泵站建设与改造
在治理城市内涝方面,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丁仲平介绍," 十四五 " 期间,南京将从五个方面构筑 " 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 " 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
具体包括实施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实施城市内河水系治理,实施管网、泵站建设与改造,实施易涝积水点整治,提升应急管理处置水平。
其中提到,结合城市道路建设等有序推进主干雨水管网提标改造,对新建区严格采取雨污分流;对新发生的城市积淹水片区,综合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整治,汛前难以完成的采取 " 一点一案 " 应急措施,确保汛期不积水。
(官方摄影供图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