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16
深晚报道|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测突破1000万例!看懂背后的“罗湖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截至 2021 年 11 月 10 日 08: 00,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的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和核酸检测样本累计已突破 1000 万例,达到 10003888 例。独立完成如此巨大的核酸采样量和检测量,一个区属的医院集团是怎么做到的?

紧密型医联体,分工有序、高效协同

"6 年前,这几乎不可想象。"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说," 正是 2015 年启动的罗湖医改,实现了集团所有医疗机构人、财、物一体化,使集团在面对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充分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的优势。正是有了强大的医疗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全区一盘棋,大大提升了响应速度,节约了成本。"

2015 年,深圳市罗湖区整合 5 家区属医院和当时 23 家社康中心,组建唯一法人的紧密型医联体——罗湖医院集团。集团成立后整合同类资源,逐步成立医学检验中心等 14 个资源共享中心和社康管理中心等 6 个管理中心,各中心集约化高效运行。唯一法人的管理模式强力保障了集团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源调配整合力度,让集团内各级各类队伍能够统一指挥、高效协同、快速形成 " 战斗力 "。

在罗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市、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罗湖医院集团 2020 年 1 月 22 日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保证各医院和社康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一体化调配集团人员和物资,做好发热门诊接诊、口岸防控、驿站防控、核酸采样、心理疏导等防疫工作。从应对深圳去年的 "8•14" 疫情,再到今年的 "5•21""6•14" 疫情,罗湖医院集团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强化培训、组织演练,锻炼出一支经验丰富、集结迅速、分工有序、团结高效的抗疫队伍。

高峰时一天集结了2300人的采样队

罗湖医院集团核酸采样工作的 " 前线总调度 "、集团副院长林锦春介绍,2020 年,集团发挥紧密型医联体优势,人力资源中心从各医疗机构抽调 1200 人组建了 " 平战结合 " 应急采样队作为第一梯队,采样队共 200 个小组,每组 6 人,由采样点点长、信息采集员、核酸采样员组成,一旦有需要,随时可以投入 " 战斗 "。 此外,集团还组织培训所有临床和医技人员作为 " 第二梯队 " 队员。

" 最高峰是在 2021 年 6 月的一天,我们当天迅速集结了 2300 多人的队伍快速投入采样工作。" 林锦春说,疫情发现早期,早一分钟行动,就可以早一分钟阻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而集团实行 " 医院承包街道,科室承包采样点 " 的模式,可以保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成队,实现相互补位,统一调配。

▲夜晚仍在进行核酸采样的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护人员

"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流程。" 罗湖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闫俊辉颇有感触,从去年处置深圳 "8•14" 疫情第一次应对大规模核酸筛查时的忙乱到现在各部门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流程顺利,罗湖医院集团的医务人员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大家及时吸取经验,改进工作,理顺流程,经过一系列规范化培训和规范文件出台,战疫工作越来越有底气。

今年 5 月,罗湖医院集团根据积累的经验,归纳总结出台了《大规模采样单元及采样点设置工作指引》,对社区采样现场的 " 等待区 "" 登记区 "" 采样区 "" 物资存放区 "" 垃圾收集区 "" 临时隔离区 ",对人员配备、物资配备、采样流程、垃圾处理等都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拿来即可使用的标准化方案。

" 罗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至今,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快速有效的应对举措,离不开街道、城管、环保、交警等各部门工作人员相互协同高效的配合,大家在疫情面前众志成城,用坚守为辖区百姓筑起一道阻击疫情的防线。 " 孙喜琢对在疫情防控中全区各部门间的协作竖起了大拇指。

" 车马未动,粮草先行 ",物资保障及时充足

充足的物资供应是采样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疫情防护物资由罗湖医院集团物流与配送中心统一供应。

" 去年深圳‘ 8•14 ’疫情突发时,采样物资分门别类装箱,来采样的医护人员光分配物资就花费了很长时间。" 据林锦春介绍,罗湖医院集团迅速总结经验,在全国首创了检测物资标准化补给箱(拉杆箱),有效提升响应速度。

" 一个标准补给箱能供应一组 6 名采样工作人员的采样和防护需求,箱内包括病毒采样管、鼻咽拭子、防护服、隔离衣、防护口罩、医用帽、医用鞋套、手消液、医疗垃圾袋等防疫物资,大概能保证一个采样组工作 5 至 8 个小时。" 罗湖区人民医院设备需求与维保科主任柳意向记者展示了补给箱内的物资," 这样的补给箱,罗湖医院集团物流配送中心日常配备 100 个,并采用长期滚动储备的管理方式,即不管当天取用了多少套,就马上补充新的物资,保证仓库里的防护物资补给箱储备始终维持在 100 个。"

在核酸检测工作中,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以及采样结果的上传,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罗湖医院集团依托于省里的 " 粤核酸 " 和 "i 深圳 " 多种方式,告别现场人工填报、电脑手动录入,并且实现所有的采样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平台,并实时共享。

迅速布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日最高检测量达50万人份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是 2015 年集团成立后第一批成立的资源共享中心之一,也是全市首家区域检验中心。

" 在罗湖区委区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市、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罗湖医院集团科学研判形势,提早谋划部署,成为深圳市首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中心分子诊断实验室于去年 1 月 29 日开始核酸检测,极大地缓解了抗疫初期核酸检测工作的压力。" 孙喜琢说。

去年 5 月 1 日至 8 日,罗湖医院集团仅用 8 天便建成第二核酸检测实验室,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有了 " 双保险 "。今年春节前夕,为满足跨境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的需要,罗湖医院集团联合深圳市口岸办建立起罗湖口岸医学检验实验室(第三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除深圳湾以外 5 个陆路口岸货车司机及部分货物的核酸检测工作。一家医院拥有三个基因检测实验室,尚属全国首家。

" 高度一体化整合大大提高了集团内优质检验资源和优秀检验人才的利用效率,为医学检验中心的快速发展添能蓄势。"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表示。

2019 年 4 月,经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批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成为集团旗下非独立法人、独立运营的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面向罗湖医院集团以外的单位提供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同年 10 月,医学检验实验室通过了 ISO15189 国际标准实验室认可,认可领域内的检验结果全球互认。2021 年 3 月,医学检验实验室顺利通过 ISO15189 监督 + 扩项现场评审,申请项目共 195 项,认可项目数量全国第二(全市第一),其中新冠核酸检测项目在广东省首次通过现场评审。医学检验中心还是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成功引进了深圳市三名工程 "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府伟灵教授检验医学团队 "。 2020 年 6 月获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2019 年和 2020 年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医院复旦大学排行榜检验医学华南地区排名第十,深圳市排名前三。

医学检验中心现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人员共计 105 人,通过统筹调配,合理排班,大家齐心协力 24 小时不停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截至 2021 年 11 月 10 日,罗湖医院集团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样本 10003888 例,其中检测单人单管 423.26 万管,多人混管 68.96 万管。单日最高检测量达 50 万人份。

科技助力精准高效防疫

今年 5 月,罗湖医院集团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台智能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原型机 " 鹏程青耕 " 亮相深圳。这是世界第一台软组织上实现力控、自动导航和自动标定的人工智能采样机器人。 " 鹏程青耕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可在运动规划系统控制下,通过精确力控轻柔完成鼻咽拭子的采集,实现从抓取、标定、采集到消杀全自动工作流程,无需人工干预,采样过程安全可控。目前,在深圳市科创委和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的重点关注和支持下,功能更全面的 " 青耕二代 " 机器人正在研发中,未来将在隔离病房、隔离酒店等先行先试。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鼻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 " 鹏程青耕 " 受特邀参展 "2021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除了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今年 6 月开始,罗湖医院集团率先在深圳使用无人机运送检验标本(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样本)。" 平时开车运送标本至少要 30 分钟,遇到堵车时间更长。而无人机运送的速度每小时约 60 公里,不用等红绿灯、不会拥堵,平均可以比地面交通运输快 50%。" 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介绍。无人机运力 10 公斤,自主飞行,全程航线可监控,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运输,紧急情况下系统会自动执行应急策略,保障运输安全。每架无人机搭载智能冷链箱,配备冷链记录仪和冷链管理系统,全程监控位置、温湿度、样本活性等。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通讯员 陈晨 余夏敏 李文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