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家正大力推动全民化运动,《"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十四五 " 体育发展规划》均显示了未来运动行业的无限潜力。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逐渐成为不少运动人群的新选择,由此带来的运动健康行业也成为时下的热门赛道。
而华为此前在手机以及可穿戴设备上积累,也让他们赶上了这轮热潮。
11 月 16 日,在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媒体开放日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运动健康与智能穿戴产品线解决方案副总裁姜婷表示,华为已成为全国腕上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第一、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 8000 万。
此外,华为运动健康服务已全球累计服务用户总量超过 3.2 亿,运动健康 APP 全球平均月活用户超过 8300 万。华为在运动健康生态建设方面也表现不俗,目前已累计接入生态应用 367 个,累计接口调用量超过 8400 亿次。
2016 年,华为在深圳建立了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围绕运动健康产品与技术进行测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华为这次扩大了研发投入。
作为华为智能穿戴产品、技术及服务的创新能力中心,新成立的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整体投资超 2 亿,总面积达 4680㎡。实验室涵盖专业研究区、生态联合检测认证区、运动健康场景孵化区等,覆盖 80+ 专业检测能力。华为智能穿戴硬件产品、创新技术、数字健康服务的研究、测试及孵化也诞生于此。
新实验室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了多种运动场景的测试环境,包括高原模拟室、光学姿态捕捉系统、运动生理研究区等。
具体来看,高原模拟室整体造价超 300 万人民币。研究室可模拟最高 6000 米的海拔环境,还可调节温湿度变化,相当于将 6000 米的高原 " 搬回 " 了实验室。配合专业的测试血氧、心率等设备,研究人员对不同海拔气候条件下的身体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得到专业的高原数据分析。
光学姿态捕捉系统则采用了 28 个采样率为 10000 赫兹的红外高速摄像机。通过专业的测试环境,系统可还原人体运动轨迹、关节部位变化、速度和姿态等运动细节,为智能穿戴产品的运动特性提供支撑。
在运动生理研究区,心肺功能代谢仪、心率带、专业大型跑台组成了跑步测试的黄金组合。研究员用它来精准监测运动数据,包括最大摄氧量、卡路里消耗和运动心率等运动数据。华为称,截至目前,实验室 2021 年已累计采集跑步里程约 192500 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四圈半。
除了上述几类,实验室还拥有攀岩运动研究区,游泳研究检测区、乒乓球运动研究检测区、高尔夫运动研究平台、多功能运动研究平台等多个研究检测区的专业能力。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人数为 4.35 亿人,较上年增加 0.27 亿人,同比增长 6.62%。
此外,截至 2021 年 4 月,中国运动健身 APP 活跃用户规模为 5479 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 2733 万人,同比增长 99.5%。
另一方面,我国运动健身平台也正在进入淘汰赛阶段,用更好的产品体验,提高留存率成为竞争关键。截至 2021 年 4 月,中国运动健身月新增用户规模为 1356.6 万,较上年同期增加 596.4 万,同比增长 78.45%。
而华为作为移动智能生态领域的科技巨头,显然有底气在这轮竞争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智能科技 + 运动健身服务的有机结合会是未来行业升级的趋势,并且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加快智能科技应用的研发,赋能运动健身行业,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健身服务。例如软件平台起家的 KEEP。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行业还可以容纳更多玩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