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1 日,黔系列 " 品牌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首批入选 " 黔系列 " 品牌产品。其中,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11 月 17 日,为期三天的 2021" 黔系列 " 品牌采风行活动开启,当天,记者前往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进行参观,探寻黔食、黔艺背后的故事。
清镇黄粑的 " 朋友圈 " 越来越大
随着一阵清甜的米香味,记者来到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工人们正在忙碌。" 我在这里工作几年了,一天能包大约 600 个左右,自己平时都会买厂里出的黄粑来吃。" 车间工人表示。
淘米、蒸米、混合、成型、捆扎、再次放入木甑中蒸煮、抽真空、打包 …… 眼前的一个个类似于正方形的黄粑,经过繁琐的工序,终于出现在眼前。
据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创始人吴茂云介绍,食品厂已经历 20 年风雨。" 最开始,我们是过年的时候才吃黄粑,清镇有一条街在那个时候都会售卖黄粑,我受到启发:自己母亲也有这样的手艺,我可以学习来正好创业,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黄粑。" 吴茂云回忆说,最初,他沿用母亲的姓氏,创立了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用 3000 元的资金置办了锅灶起家。
现在,食品厂全线从仅黄粑一种产品,已升级至 40 多种产品,已由当初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年生产能力 6000 吨、年产值 3000 多万元的食品加工企业。" 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现在除了黄粑、还有荞麦粑、包谷粑、二块粑很受欢迎,今年我们打造的黄粽,市场接纳度也不错。" 吴茂云说。
值得一提的是,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不仅带动当地 60 余人就业,在丰收时节,还主动联系当地农户,将成熟的荞麦、黄豆、黑糯米等收来作为制作产品的原材料,增加农户收入。" 在黔货出山方面,我们已将产品上架至各大网购平台,还自己打造了网上专卖店。相关产品现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云南、江苏、湖南、重庆、四川、新疆等省、市,在全国多个地区已建立了经销网络。" 吴茂云介绍说。
蜡染,来于山中线,生自双手布
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安顺市谷氏旧居内,两层古色古香的民国建筑,悬挂着数十件来自 40-60 年前的艺术纺织、扎染作品。
据了解,该场所藏展品有少数民族蜡染服饰套装、蜡染背扇、头巾、裙布等,分别来自苗族、布依族、瑶族以及彝族,展品来源涵盖安顺、镇宁、普定、毕节、黄平、云南文山、广西桂林等地,绝大多为实物,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从原始图案到现代图案,内容较为丰富。
据介绍,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手织布、蜡染以及相关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企业。目前,公司的绣娘、织娘有 20 人左右。" 我们的织娘目前在镇宁的基地工作,她们是留守在家的布依族妇女,因为要照顾家庭,只能在家务农、养猪。农闲时,大家就会用自己的编制技艺,手编一条条美丽的织锦。" 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蜡染服装设计师杨婷向记者介绍,一名织娘一天能织布 2 米左右,织布 100 米,需要几个月时间。作品精致的背后,是织娘辛苦的过程。
为了将贵州蜡染文化向更多人展示,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建立了帛巴瑞蜡染博物馆,这样前来旧居参观的游客、群众,不仅能感受旧时建筑的风貌,还能观赏来自咱们贵州的蜡染、纺织作品,同时也可以购买其文创产品。
此外,贵州帛巴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蜡染产品,采用大山里的植物进行染色,真正做到了健康、天然、环保,产品不仅受到本地人的喜爱,更售往中国香港、法国等地。
带动就业 6000 余个 助力贵州乡村振兴
各种口味的辣椒酱、拌饭酱,速食的酸汤粉 …… 在贵州南山婆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内,都可以一览无余。
作为此次首批入选 " 黔系列 " 品牌产品的集团,贵州南山婆集团有限公司在多年来,不仅潜心研发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还助力当地就业,并联合线上、线下将贵州的美食," 送 " 到全国各地。
作为一家集食品科技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凭借自身在早期已膳食结缘的优势,深耕贵州。经过六年多反复试验,培育了多种独特微生物菌群,与贵州西红柿等新鲜果蔬自然协同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氨基酸,赋予酸汤 " 鲜香独特、酸柔醇厚 " 的特有风味,创新了贵州酸汤的风味。
同时,南山婆取得防腐保鲜技术和酱料低温制作工艺 " 两大突破 ",成功将 " 植物 + 物理 " 多级核心保鲜技术应用于南山婆食品中,在最大限度保持高品质食材营养成分和独特美味的前提下,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无需添加防腐剂,让食客吃的健康、吃得放心。
据贵州南山婆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中心副总监周静露介绍,自 2011 年正式到贵州安顺投资兴业,南山婆团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施项目带动相关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超 6000 个。2018 年以来,南山婆在贵州深度贫困地区建立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示范推广等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和高品质食材专业供应商。
采取订单收购农产品,带动当地特色种养殖业加快发展,全年农产品收购超过 1 万吨,辐射带动 3000 多户群众,户均增收 1 万元以上,最高单户收入超过 20 万元,为贵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在黔货出山方面,南山婆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通过主播薇娅、明星林依轮等顶流直播间内成功推介,获得各地订单。今年双十一期间,南山婆全网销售额超过 1000 万元。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佳艺 李济君
编辑 柴潇蕾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