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深化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营造 "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 的良好氛围,深圳海关所属文锦渡海关基层党支部组织开展生物知识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普及最新生物安全知识。
一条红色横幅、若干件实物标本,几名卫检专业的青年海关干部,一场别开生面的 "《生物安全法》进社区 " 志愿服务活动就此铺开。青年干部们一边分发宣传手册,一边结合实物标本分享工作中的具体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居民们近距离了解地中海实蝇、薇甘菊等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以及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升他们对国门生物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非洲大蜗牛,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小蜗牛,不能随便触摸带回家哦。"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的教室里,海关干部正向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鳄龟、红火蚁、" 水葫芦 " 等外来物种的形态、特点及危害。通过科普知识互动解答、实物标本展示、分享查获案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生物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让 " 维护国门生物安全 " 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不断生根、发芽。" 海关叔叔阿姨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可能就是危害国门生物安全的小怪兽!" 同学们兴奋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文锦渡海关共派出 15 支志愿队伍,累计志愿者签到百余人次,服务场次 20 余次,时长累计达 500 小时,覆盖社区、校园、企业、海关报关大厅、旅检大厅等多个区域,用发放宣传单、" 沉浸式宣讲 "" 交互式问答 "" 送教上门 " 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阐释政策法规、传播新思想,用 " 一抹红 " 点燃湾区 " 一片红 ",引领鹏城文明实践 " 新风尚 "。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李斯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