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应该活成什么模样?68 岁的苏建敏,选择了一种别样又精彩的生活方式:到南极探险,去北极航行,在非洲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游历世界七大洲,还开直播,晒美文,受数千粉丝的追捧 …… 她想用行动证明—— " 有梦想,什么时候实现都不晚!"
苏建敏在北极乘坐皮艇登陆
八天航行 到达人生中最渴望的远方
一篇名为《北京大妈游北极》的文章,在网上 " 火 " 了。浏览量突破 100 万人次的文中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一次 " 北极光号 " 帆船的奇妙旅程。当许多人得知,文章的作者 " 坏妞儿 " 竟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北京大妈——苏建敏,无不敬佩她的勇气和胆量。
北极,是苏建敏一生中最渴望到达的 " 远方 ",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2019 年 9 月底,她只身一人从北京出发,辗转 3 次飞到朗依尔。同行的有 20 人,要乘坐一艘全长 46 米的小帆船,在北冰洋上漂流 8 天。" 船上没有医疗机构,没有急救条件,一旦身体出现问题,要个人承担责任。" 苏建敏签下 " 协议 ",登船出发了。
航行在冰川间,难得一见的环斑海豹,一路相伴的各种水鸟;踏上一个个无人小岛,脚下全是冰雪,一行人只能踩着探险队长的脚印前行。
" 上岛没有回头路,只能一往无前。我要背着几十公斤的大包,每天在雪原上徒步约十公里。返回帆船时,腿已经完全没劲儿了,连软梯都爬不上去。" 苏建敏回忆,船停泊在 " 金字塔小镇 " 码头的那个晚上,天空中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以前在照片中看到的极光是绿色的,但眼前五光十色的北极光太美了。在寒风中苏建敏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精彩瞬间," 在旅行中,我对世界有了更多新的了解和认知。"
三次体验 困难都是可以跨越的
去北极,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对自我的挑战。苏建敏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她 3 次前往我国的高寒地区,考验身体承受寒冷的极限。
12 月底的海拉尔,气温已跌破零下 35 ℃,苏建敏端着相机去拍摄 " 冰雪那达慕 ",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尽管脚上贴着暖宝宝,也已经冻到感觉不到脚和小腿的存在了。" 与寒冷的对抗没有吓退苏建敏,反而让她树立了信心," 困难是可以跨越的,我能再往前一步!"
经历过三次寒冷考验之后,苏建敏 2018 年 2 月又乘坐邮轮踏上了南极之旅。
苏建敏在南极
进出南极圈,邮轮必须穿越德雷克海峡 " 魔鬼西风带 "。即使是万吨巨轮,在十多米高的海浪中,也颠簸得如同一片树叶。在风浪中航行一天一夜,绝大多数人都躺倒了,连胃都吐空了。" 我咬着牙挺过来了,还坚持在甲板上倚着柱子,用镜头记录下了波涛跌宕的实景。"
当邮轮抵达南极时,眼前的风光瞬时抵消了长途航行的疲惫。" 南极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简约、纯粹到极致,那种境界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苏建敏激动地回忆,在乘坐冲锋舟登陆时,两头鲸鱼游到了船边,忽然,鲸鱼浮出了水面,让全船人都发出了尖叫 ……
有惊险的刺激,更多的是惊喜于眼前难得一见的景象。" 那种体验太奇妙了。这时候你经历的一切困难,都值得了!"
六旬老人 活出特色的退休生活
" 去过南极、北极,也只是很多旅程中的两站罢了。能挑战自己,才是最难得的。" 苏建敏给自己起的网名叫 " 坏妞儿 "。很多人疑惑,60 多岁的大妈,怎么能叫 " 妞儿 " 呢?
苏建敏笑了笑说:" 我从小就活泼好动,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这种个性一直保持到老。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上年纪了,遇到任何困难,总觉得‘我可以的’。"
2013 年退休时,苏建敏对朋友说,她要活出 " 具有个人特色的退休生活 ",去尝试和挑战新事物。她加入了 " 老青年摄影沙龙 ",听讲座,学技巧 ……
凌晨 4 时,苏建敏与摄友从新疆伊犁县城驱车几十公里,到天鹅泉去拍摄天鹅。他们站在零下 20 ℃的池塘边,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守候一个多小时,只为拍到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天鹅羽毛上。从日出拍到日落,连续拍了 3 天,苏建敏乐此不疲。在寒冷的贝加尔湖,苏建敏背着相机,匍匐前进钻进了低矮的冰洞,一座冰的宫殿展现在她的眼前,意犹未尽的她用相机一一记录。
为拍照片,苏建敏钻进了贝加尔湖的冰洞里
从青藏高原到冰岛,从非洲草原到南、北极,苏建敏的足迹踏遍了全球近 70 个国家,实现了她 " 闯天下 " 的梦想。
无论年龄 快乐是最好的选择
每一次旅行,苏建敏都会将旅途中拍摄的照片配上文字,制作成精美的作品。她在数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在 " 美篇 " 平台上,苏建敏已发布了 272 篇作品,收获了近 4000 名忠实粉丝。
苏建敏在非洲近距离拍摄斑马
不仅如此,苏建敏还自学了短视频拍摄、手机剪辑和网络直播,年轻人爱玩什么,她就学什么。苏建敏,这位北京大妈展现出的独特的个人魅力,感染了许多网友。
在收获的无数赞美声中,有一条评论让苏建敏印象深刻:" 大家都在给北京大妈点赞,可我却想说,作为老年人,去南、北极这样的不适宜人待的地方实在太‘二百五’ ……"
面对质疑声,苏建敏笑着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老年人的生活就应该是待在家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我的选择也不过是万千大妈中的一种,没有对与错,让自己觉得快乐就是最好的。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 陈问菩 / 统筹 张仁东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