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1-11-22
致敬经典动画:百年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论坛(特展)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 这些曾让你我通过大银幕、电视机观看的中国经典动画,正在贵阳孔学堂展出,让筑城市民重拾童年快乐时光。

11 月 19 日," 流金岁月——百年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论坛(特展)" 开幕。这是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再次携手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在孔学堂基金会的资助下,让经过时代沉淀下来的经典动画符号集中展示,历久弥新。

首次在海内外曝光的 200 件(套)中国经典动画原始档案和资料文献精品,展示着中国动画百年以来的经典作品与成果;10 余部经典短片作品精彩呈现,包括《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黑猫警长》等,还有青少年走进动漫工作坊等活动,让观众朋友在孔学堂感受着一波波 " 回忆杀 "。

在当日线上线下同时举行的国际学术论坛,邀请上影厂的老艺术家、国内外动漫专家、动画片导演等,回顾中国动画学派的历史、畅谈中外动漫交流、讲述动漫大师背后感人的故事,以崭新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中国动画学派的价值和意义。

该活动将展至 2022 年 1 月 19 日,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免费前往观展。

经典动画

走进儿时最纯真的记忆

经过长达三年的筹备,以及北京、上海、沈阳、杭州、贵阳乃至台湾地区民间收藏的汇聚,这些极其珍贵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始档案和资料,终于亮相筑城。记者看到,200 余件展品涵盖了动画艺术大师的写生、创作手稿、台本、动画布景、角色设计、道具设计、导演札记、电影胶片、海报等,内容涉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少数民族等题材。

一幅幅经典作品,引得观众驻足观看、热议,走进儿时最纯真的记忆。

《大闹天宫》的分镜设计稿中的孙悟空依然动感十足,被选为此次展览海报上的 " 主角 ";《葫芦兄弟》造型结构图、《黑猫警长》线稿、《宝莲灯》造型稿,彰显着中国动画学派的厚重与独特艺术之美;《封神榜》人物线稿组图妙趣横生、个性鲜明,《张飞审瓜》的场景设计剪纸组稿,充满了浓郁民族风情 …… 这些留在记忆中的人物冲破维度和时空,和观众面对面。

《骄傲的将军》的海报有些斑驳模糊,《邦锦美朵》的人物设定和剧照无不留有岁月的痕迹;而《金猴降妖》《快乐的阿凡提》《日月潭》《特别车队》等动画背后的创作布景和设计道具等,《金色的大雁》《三只狼》《南郭先生》等分镜头文学台本以及当时的漫画资料杂志图集、动画资料图集等,重现着动画前辈们兢兢业业细致认真做动画的匠心。

活动还设置动漫工作坊环节,邀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70 余名学生走进现场,倾听动画艺术传播的过程,近距离感受王六一、冯毓嵩、金柏松、孙武、徐新建、李保传、李勇等专家学者在思想上的启迪。

专家学者

解读中国动画走民族之路的百年历程

上个世纪,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论坛邀请王六一、李保传、孙武、金松柏、徐新建、冯毓嵩、王林等上影厂的老艺术家和后代、动漫研究专家、动画片导演等,回顾中国动画学派的历史、分析和评价中国动画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与特征、讲述动漫大师背后感人的故事,更意在传承老一辈艺术家开拓进取、走民族之路的独立思考和选择。

中国动漫研究专家李保传详细梳理了中国动画历史。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动画片进入中国,受此影响中国第一部独创动画片《大闹画室》诞生问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上世纪 60 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进入动漫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动漫,《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等作品不断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本次活动的策展人、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秘书长王六一,以中国动画电影先锋人物——阿达为主角,讲述了这位在国际上为中国动画赢得众多荣誉的代表人物故事。他说,阿达先后为 30 多部电影担任过绘景、设计和导演,他创新制作的动画片《三个和尚》《三十六个字》和漫画《无题》等作品,在国际上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众多荣誉。曾经与阿达共同见证中国动画成长历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名艺术家冯毓嵩分享了他与阿达在上美厂点滴故事,在他看来,阿达就是中国动画最早一批进行技术革新的实践者。

在 " 动画六人漫谈 " 活动环节,我省著名文化学者顾久提出,苗族古歌《蝴蝶妈妈》讲述了一个平等团结和睦大爱的创世故事,希望把贵州的传说和动画结合起来,体现 " 万物一体、天下一家 " 的情怀和哲学思考。著名文化评论家徐新建认为,中国动画百年流金岁月的展出,犹如给贵州文艺工作者注入强心针,让贵州动漫拥有更多种类和形式的生命力。

" 对待动画事业要充满爱,要爱国家、爱文化、爱创新。" 冯毓嵩相信,中国动画将走上新的辉煌。著名艺术家、策展人王林提出,动漫动画艺术的创作是通过个人创造力的呈现,需要每个年轻人去探索未知未来的领域。上美影厂编导孙武希望中国动画应加强故事性和艺术性的追求,像前辈们一样,不断创新,百花齐放。

世界视野

中国动画传播中国智慧

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多国的动漫专家学者用视频、文章及照片资料等方式,分享了他们对 " 中国动画学派 " 的诠释。

俄罗斯艺术展策展人德米特里深情地回忆说,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在莫斯科举办了 " 中国动画展播 " 活动,那是中国动画的 " 黄金时代 ",代表了中国的智慧。

德国中影博物馆馆长鲁夫 · 杰森特意为这一活动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文章,着重表达了他对上美影厂作品的理解。《大闹天宫》美轮美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有着中国画的灵动与诗意的美好,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动画表现形式。

塞尔维亚的艺术家莉莉娅 · 帕弗洛维克发来视频表达对中国动画学派的敬意。她说,水墨动画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

王六一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不仅着眼于中国动画学派在国内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更看重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而致力于以多元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阳孔学堂,与王六一先生合作的 " 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展 "" 王阳明国际漫画展 "" 世界的老子国际漫画展 ",在全世界首次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中国圣贤故事,传播中国智慧,让世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中华文化,已产生广泛国际影响力。

" 历史是有温度、是可触摸的。"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索晓霞表示,通过这样的集中展示和探讨,让经过时代沉淀下来的经典动画符号历久弥新,有利于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灿烂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回顾过去的辉煌,展望未来的发展,夯实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来源 黔中书

文 刘辉

编辑 周欢 / 编审 柴潇蕾 / 签发 安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