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江苏省食安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发布《江苏省 " 十四五 " 食品安全规划》相关情况和今年以来江苏食品安全工作。省食安办副主任冯兴汉透露,《规划》提出,未来 5 年,江苏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 98.5% 以上。
这个目标定得颇高,也很有底气。
2019 年,我国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 97.6%,2020 年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则要求达到 98%。"98.5%" 意味着进入了一个 " 新境界 ",意味着一种新考验。
底气何在?今年 4 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 2020 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江苏连续第四年荣获食品安全评议考核 A 级等次,位居全国前列。而根据今年 4 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新闻发布会所发布的信息,2020 年,全省省级食品评价性抽检综合合格率达 99.51%。在这样的氛围中和基础上,喜提 "98.5%" 是大有希望的。
要把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继续提升上去,降低不合格率是绕不过去的。2020 年度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表明,不合格项目中,主要为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等。无疑,这就是今后相关工作所要啃的 " 硬骨头 "。只有让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率降到 " 最低 " 值,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才能升到 " 最高 " 值。这既是 " 辩证关系 ",也是 " 现实矛盾 "。其中的 " 解题 " 之道不言而喻。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烟火人间的安宁快乐,须臾不可忽视。从这点来说,"98.5%" 是一个必须完成、应该完成的目标。
对食品安全工作而言,食品安全没有 " 零风险 ",但是我们必须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 " 零容忍 "。面对必须完成的目标,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薄弱环节问题,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必须全程发力、争分夺秒、久久为功。在这一进程中,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对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 " 不合格因素 " 予以重点防范和 " 围追堵截 ",因而更用力、更辛苦,都是可以想见的 " 画面 "。群众对此有期待、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两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抽检经验都显示," 不合格 2% 左右 " 主要来自生产和流通环节。因而应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为指引,营造 " 食品安全 人人有责 " 的氛围和机制——包括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科普宣传和社会监督等。总之,全社会共同参与,是让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往上 " 走 "、食品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所在。
唯有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寸土必争,实现 " 舌尖上的安全 " 才有更大保证。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