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1-11-23
草根主播扎根这个村:“何以解忧?唯有爆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00 个新人里能出 3-5 个精英学员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绝大多数中途就因辛苦放弃了。

在直播带货常态化的今天,毗邻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江北下朱村凭借着小商品和物流优势迅速崛起,从一个普通村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 " 网红直播第一村 "。五湖四海的 " 追梦人 " 在一声声叫卖和一件件利润微薄的小商品中,追逐着他们的 " 财富梦 "。

江北下朱村入口。周孙榆 摄

近日,记者探访江北下朱村,带你走进直播带货行业中那些普通从业者们的故事。

" 草根 " 主播:

" 何以解忧,唯有爆单。"

行走在江北下朱村,街头巷尾的每一个元素都在告诉着你它与互联网的关系:沿街每个商铺的名字里必不可少的 " 爆款 "、" 网红 "、" 供应链 "、" 工厂店 " 等字样,招牌上附着醒目的二维码方便你与商家联系,主播培训、月入过 XX 万的广告随处可见。

江北下朱村街景。周孙榆 摄

和其他地方不同,受主播们 " 昼伏夜出 " 的工作作息影响,下午,才是江北下朱村一天的开始。原本平静的商铺门口、篮球场涌现出一批 " 演员 ",用五花八门的方法推销自己的商品。

主播刘颠子(化名)销售的商品是防风面罩,他穿着一身大红色西装站在江北下朱村的入口,用有些夸张的肢体动作讲解着商品的效果,嘴里还大声地叫喊着:" 三块五一个,一个三块五,咱们的防风面罩,防风护耳又保暖。"

主播刘颠子。周孙榆 摄

来来往往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刘颠子不过是江北下朱村形形色色主播中的其中之一。为了推销商品,有人会往口罩里罐可乐以凸显口罩的防护效果,有人会跪在湿漉漉的地上捧着女士的腿,展示自己的皮鞋清洁套装。

拍摄结束后,刘颠子匆忙回到店铺将视频发布,坐在位置上等候订单的到来,在他身后的墙上印着一句话:" 何以解忧,唯有爆单。"

刘颠子的商铺。周孙榆 摄

江北下朱村的主播们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 " 纯草根 " 派,另一派是 " 科班 " 派。刘颠子属于前者,他从未参加过任何主播培训,入行一年半,凭借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某短视频平台收获了 20 余万粉丝," 最强战绩 " 是一夜三十万元的纯利润。

" 这不算什么,干我们这一行,一晚上赚一百万是起步。" 对此,刘颠子还特意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他抓着自己的大马尾辫对记者说道," 在干出满意的成绩之前,我不剪头发。"

从事短视频带货之前,40 岁的刘颠子在江西老家做建材生意,他说,此前自己创作的搞笑短视频曾获得 6000 多万的播放量,这让他觉得自己是 " 适合干短视频的 "。

2020 年 4 月,刘颠子和妻子一道来到江北下朱村,比起在老家,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因为符合他 " 癫狂 " 的性格和身份。

江北下朱村街景。周孙榆 摄

"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有起伏、多彩的。" 刘颠子说道," 相比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江北下朱村更适合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没有什么门槛,人人都有机会成功。"

刘颠子坚信,成功无关乎运气,只要自己足够努力。

"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运气不好,这样的话都是失败者自欺欺人的。"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视频做得多、做得有意思,加上稳定的供应链,就一定能复制身边那些一夜暴富的故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吃饭睡觉,刘颠子满脑子都在琢磨爆款视频。

可话虽如此,刘颠子并不提倡人人都加入这一行,他表示短视频带货是一个 "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 的行业,而且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与众不同、吸引流量,要能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失败。

直播带货也 " 内卷 " 了

江北下朱村的篮球场上,十几个人将一位主播团团围住嚷嚷,他们没有发生纠纷,只是在上培训课。

篮球场上,众人正在讨论带货短视频的拍摄。周孙榆 摄

" 一天拍三条你怎么进步?怎么有流量?给我再拍 10 条。" 一位年轻女士对着一位中年男子叫喊道,说完又转向另一人," 你这样是不会有人爱看的,再加点创意。"

周子翔是江北下朱村某主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在他看来,随着近两年直播带货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专业团队的加入更是让这个原本 " 草根 " 的行业也 " 内卷 " 了起来。

" 以前是个人就能开播,你只要对接好一家沿街商铺,直接拿手机开播卖货就行。" 周子翔说道," 现在不行了,普通话不好的,表达能力差的都会被劝退,主播未来的方向是专业化、IP 化。"

资料图:浙江义乌一位主播正在直播带货。胡亦心 摄

为此,周子翔和同伴总结出了一套 "7+3 模式 "(即 7 天理论实操加 3 天复盘),上到直播话术下到选品,在严苛的课程下,五湖四海的 " 草根 " 们迎来了 "10 天改变命运 " 的机会。

" 学完课程,产品毕业卖不出去不能毕业。比如说我现在新学员第一天毕业的话,大概开单量达到 800 单左右,这个学员就可以毕业了。" 周子翔表示,100 个新人里能出 3-5 个精英学员已是非常不错的成绩,绝大多数中途就因辛苦放弃了。

江北下朱村路灯上的标牌。周孙榆 摄

主播小辣椒(化名)曾在深圳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因一次失败的投资,她背负了三十余万元的债务。为了还债,小辣椒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站在行业风口,她靠着自己的业务能力,花了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债务。

如今,小辣椒依旧保持着每天 12 小时的工作量,一边自己直播带货一边培养新人主播,她坦言很累,长期 " 亢奋式 " 的说话方式让她的嗓音沙哑得厉害。她表示业内不少人的现状都同她一样,是被 " 生活裹挟 " 着入了行,在她所带的学员中,发展最好的往往是那些 " 宝妈 ",在她们身上有股 " 韧劲儿 "。

" 你既然觉得累,那什么时候选择放弃?" 记者问道。

" 等钱赚够了。"

" 什么时候是赚够了?"

" 我不知道。" 小辣椒说。

普通商家:对主播 " 又爱又恨 "

江北下朱村的繁荣建立在义乌庞大的小商品基础之上,薄利多销这一特点让主播与商家们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江北下朱街头主播正在直播带货。视频截图

陈晓霞和丈夫原本从事微商,2018 年夫妻俩看重了直播带货的发展前景和当地的经营氛围,从广东来到义乌江北下朱村,如今夫妻二人在江北下朱村主播云集的 " 网红桥头 " 经营着一家平价护肤品店。

对于主播们,陈晓霞可谓是 " 又爱又恨 ",虽然主播给他们带来了生意,但主播为了更好的销量,不断地压低进货价格,也缩减了自己原本不大的利润空间。

" 基本上只能按毛、分来计算利润,全靠走量。" 陈晓霞说。

商铺门口,一群人正在拍摄带货短视频。周孙榆 摄

看着每天在自家店门口 " 摇晃 " 的主播们,陈晓霞也曾动过加入他们的念头,但最终她觉得自己似乎不是干这行的料。" 我挺佩服他们的,都是带着梦想来到这直播,我放不开。"

随着江北下朱村直播带货的日渐火热,当地房租也自然迎来了上涨,对此,陈晓霞倒看得很开," 像我们这种做小生意的,有互联网的平台,换个地方开店不是什么问题。"

江北下朱一面贴满招聘启事的招牌。周孙榆 摄

随着夜幕降临,江北下朱村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夜宵摊主都已就位,静候下了班的主播们来光顾他们的生意。

此刻站在街头,依稀可以听见二楼传来主播的叫喊声," 家人们,全网最低价,听我倒计时下单。3、2、1……"

来源 中国新闻社

编辑 陈问菩 / 统筹 杨秀福 / 签发 吴如雄

相关标签

短视频 直播带货 效果 网红 培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