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龙湖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龙湖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位列粤东西北各区首位,获得 " 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 等国家级奖项 45 个,广东省 " 双拥模范区 " 等省级奖项 234 个。" 翻开龙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亮眼的成绩跃然纸上。
过去的喜人成绩是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龙湖区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五年是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首个五年,也是龙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龙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五年,龙湖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 " 双区 "" 双合作区 "" 一带一路 " 和现代化活力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全面落实 "1+1+9" 工作部署,深入实施 "1146" 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造区域创新创业中心、高铁枢纽中心、商贸金融中心,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力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核心城区。
同时,龙湖区明确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一是经济发展更高质量,到 2026 年,全区 GDP 超 800 亿元、年均增长 8% 左右。工业发展规模壮大,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二是改革开放更具活力,探索多领域制度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城区功能更趋完善,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功能,打造汕潮揭中心城区 " 半小时通勤圈 "。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海绵城市基本建成,实现更宜居、更韧性、更智能。四是城市治理更加高效,一个民主、法治、文明、平安的龙湖触手可及。五是民生福祉更有温度,高质量完成民生项目,全面强化民生服务,各项民生事业保持粤东西北领先水平。
围绕五个预期目标,龙湖区将着力抓好七方面的工作。记者发现," 抓工业、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被摆在了七项工作的首位。龙湖区将围绕推进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新趋势,扎实做好产业、链条、平台文章,加快产业提质升级、项目落地见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围绕全市打造 " 三新两特一大 ",大力发展现代输配电、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现代机械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和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三大特色产业,力争打造 1 个三百亿、2 个两百亿、4 个百亿现代产业集群。同时,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 " 主力军 " 作用,突破 " 卡脖子 " 关键技术和短板装备,全面落实企业创新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40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 家。与此同时,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坚持项目牵引带动,在做优存量的同时,不断扩大增量。
此外,抓改革、促开放,持续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作为 " 关键一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重大平台协同联动,做好新时代 " 侨 " 的文章;抓交通、拓功能,着力增强集聚辐射能力,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全方位推进空间优化,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核心城区竞争力;抓农村、优环境,全面加快城乡融合步伐,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推动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抓治理、守底线,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通治理体系 " 神经末梢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抓服务、惠民生,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抓队伍、增干劲,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锤炼政治坚定、风清气正、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打造利民为本、法治为基、高效协同的阳光政府。
来源:汕头日报(记者 陈柔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