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是基层治理的 " 最后 500 米 ",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今年以来,龙岗区宝龙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相结合,把小区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着力点,以全域党建为引领,以居民小区党组织组建为抓手,全力构筑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之间的紧密联系,营造了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居民自治的良好氛围。
党建引领破困局
" 我们小区没有业委会,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家住宝龙街道南景南约新村的黄先生经常在业主群里抱怨,群里的业主们也纷纷跟着 " 吐槽 ":" 小区卫生环境情况时好时坏 "" 电梯坏了有时候一修都要大半天 "…… 记者了解到,南景南约新村小区南景南约新村是南约本地户籍居民集中居住的花园式小区,小区楼栋数为 11 栋,住户共 4742 人,其中户籍人口 2325 人、流动人口 2417 人,总套间 1687 间,入住率超过 90%。因小区属于村集体产权房,非商品房,暂不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导致小区物业公司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服务意识缺位。
▲南景南约新村党支部正式成立,进一步延伸党在基层的 " 神经末梢 "
为破解小区治理之困,今年年初,在宝龙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在南约社区党委的具体带领下,南景南约新村率先成立小区党支部,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保证了党委对辖区重大事项的领导作用,以党建引领啃下工作中难啃的 " 硬骨头 ",全力打造 " 居民自治理事会 " 特色项目 "。
多元参与齐上阵
党支部正式成立后,新村着手成立居民自治理事会筹备工作组,在召开三次筹备工作组会议后,成功制定实施《南景南约新村综合治理议事制度》,聚焦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治安联防、党员教育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梳理整合工作事项清单,对标工作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切实解决新村文化、安全、治安、环境等民生问题。在理事会成立前夕,社区党委班子、南景南约新村党支部的党员及筹备工作组成员一直在给居民们做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有理事会的好处。经过一番努力,新村居民自治理事会正式进入组建程序。
▲南景南约新村居民自治理事会筹备组举行第三次会议
" 组建过程中,街道驻挂社区领导与社区党委也介入进来,帮居民们审查候选人的综合素质,以保证选出来的人是真心实意在为居民服务。" 社区负责人表示,理事会能否履行职责,为居民排忧解难,关键在于成员的素质高低,所以要在人选上严格把关。" 我们这届理事会成员一共有 15 人,其中 10 人是党员,社区党委班子有 2 人,居民小组干部有 9 人,保证党建引领和多元参与。" 居民自治理事会理事会主任说。
▲南景南约新村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推选第一届居民自治理事会成员
居民自治共受益
" 以前,我们小区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从居民自治理事会成立以后,我们明显感觉问题少了很多,很多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顺畅。" 社区居民陈阿姨说道。党建引领下成立的理事会,在开展政策宣传、监督物业、约束业主及公共管理工作时,作用明显强于没有理事会的阶段。理事会的成立也标志着小区已顺利构建起社区党委、新村党支部、新村居民自治理事会、小区物业 " 四位一体 " 协商议事、联动分析、联动处置、联动跟进工作机制,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反馈问题、化解纠纷,居民参与率不断提升。
▲南景南约新村居民自治理事会链接义工为有需要的长者完成家庭卫生间防滑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 据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南景南约新村园区 80% 的高龄长者,家中无任何防跌措施,卫生间无扶手和防滑垫。南景南约新村居民自治理事会成立以后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链接义工为有需要的长者完成家庭卫生间防滑改造,目前已经服务近 20 户长者家庭。除此之外,理事会成立过程中,新村增加了近百个电动车充电桩,增设多条汽车减速带,对新村周边行走路面进行硬底化处理等,切实保障居民出行便利与安全。同时,升级改造 3 个进出口门禁系统,确保信息化管理。
▲南景南约新村增加了近百个电动车充电桩,方便群众使用
" 我们新上任的理事会成员有自信有公心能处理好小区的各项问题,之前没平台,现在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平台搭好了,我们的‘好戏’也会陆续登场。" 在理事会主任李化诚看来,理事会的工作是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也是对党员身份的认可," 我们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希望,把小区居民服务好。"
▲对新村周边行走路面进行硬底化处理,方便群众出行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张佳 李天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