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城市,巡出文明新气象。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活动自今年 8 月开展以来,由 50 余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及社区工作人员、企业职员、融媒问政监督员、热心市民组成的 10 支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穿梭在贵阳城每一条大街小巷。
为了继续擦亮贵阳 " 文明城市 " 这张金名片,志愿者队伍共出发 30 次、巡访 300 余个点位、发现相关问题 171 个,并一追到底,通过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转办问题线索,使众多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
巡访员们不仅较真地为城市文明 " 挑刺 ",同时还着力寻找城市文明的美丽风景,传递着满满正能量。
郑燕:" 见证城市文明,我和巡访团一同成长 "
来自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在职医务人员郑燕,热衷于公益和志愿服务,不仅定期参加单位组织的义诊活动,2020 年初还报名参加了贵州援鄂医疗队,前往湖北鄂州抗击疫情。
今年 8 月,郑燕看到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团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利用周末和公休时间参与了 7 次巡访,发现并记录问题 20 余个。
" 刚参加文明巡访时,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发现问题,我就认真对照操作手册,积极向巡访团前辈请教。" 郑燕说。通过巡访,自己不仅了解到很多具体文明规范,也第一次用不同视角去观察这座生活了 18 年的城市。
在巡访中,郑燕和巡访员们惊喜地看到,市民有序排队乘坐公交,文明通过斑马线,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文昌阁景区等点位环境整洁、风景如画 …… 小到路边的街角,大到城市的地标,文明渗透在每一个角落里。同时,针对巡访中发现的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郑燕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加关注。
" 城市文明体现在市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巡访活动,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争做文明先锋,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郑燕说。
王英:" 从点滴做起,让文明建设常态化 "
虽然每次巡访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步行将近 10 公里,但巡访团成员们从未喊过一声累。
王英是一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业余时间热衷于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今年是她第一次参加贵阳市 " 绿丝带 " 文明共建巡访团。王英就做好了 " 磨破嘴、跑断腿 " 的准备," 只有实实在在地走到每一个点位,才能将巡访工作落到实处。"
在近两个月的巡访活动中,有一件事令王英印象深刻。当时正下着蒙蒙细雨,巡访团成员站在斑马线旁等红灯。突然,在离斑马线约 20 米远的地方,一位市民横穿马路,一个骑摩托车的青年为了避让她,连人带车摔在了路上。" 如果当时后面还有一辆车,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英说。
在王英看来,很多不文明行为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缺乏安全文明意识,而巡访员的责任之一就是反复地宣传、倡导,让更多的人自发地维护城市文明," 我会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影响更多人,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
余正和:" 我们是城市文明的 " 啄木鸟 ",更是‘代言人’!"
" 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过程中,‘绿丝带’巡访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 59 岁的退休职工余正和,是一名中共党员,曾多次参与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担任小区党员义务巡逻队队长,今年是他第二次参与 " 绿丝带 " 巡访志愿服务。余正和认为,巡访员不仅是城市文明的 " 啄木鸟 ",更是 " 代言人 ",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随手捡起烟头、给陌生人带路、给搬重物的人搭把手 …… 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在每一位文明巡访团成员的举手投足间,有时巡访员一句善意的提醒或耐心劝阻,效果立竿见影。
最让余正和难忘的是南明区永乐村的一次巡访。" 我印象中的农村总是脏、乱、差,但通过巡访,我看到一个规划整齐、道路宽敞、设施完善的村子,不仅注重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得很好。" 余正和说,永乐村有一个小型图书馆,干净整齐,书籍种类丰富,还专门为村民建设了广场舞用地,丰富村民的精神娱乐生活," 这说明只有把每一个居民群众发动起来、参与进来,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文明创建无止步。余正和表示,尽管个人能力有限,但只要有更多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就能够为城市文明共建汇聚磅礴力量。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林波 宋培璐 欧阳春城
编辑 周欢 / 编审 柴潇蕾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