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罗湖 " 双周发布 " 举办罗湖 " 双周发布 " 举行 " 服务激发新活力 " 专场,黄贝街道党工委书记丘志、翠竹街道党工委书记袁亮、笋岗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俊欣带来了 " 服务激发新活力 基层治理再升级 " 主题发布。
翠竹街道党工委书记袁亮用 " 璀璨水贝 "" 温暖水贝 "" 智慧水贝 "" 法治水贝 " 四个关键词,讲述了翠竹街道以水贝社区为试点探索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大小事。他认为:" 只有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大小事,群众获得感成色才会更足、幸福感才更可持续、安全感才更有保障。"
对于选择水贝社区作为试点的原因,袁亮表示,原因有三:从产业的角度看," 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 ",这句话形象地诠释了水贝在黄金珠宝市场中的领军地位。从治理难度看,水贝是典型的商住混合型综合社区,有 18 个住宅小区、4 个大型珠宝产业园区,黄金珠宝企业近 3000 家,从业人员 6 万多人,水贝村城市更新回迁后,将是管理服务人口超 10 万的大型社区。从业态复杂性来看,水贝社区一半以上的住宅小区是老旧物业,有 800 家 " 三小 " 门店、2 所小学、2 所幼儿园,还有一个集体股份公司。
他认为,水贝社区是罗湖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之一,它包罗了罗湖其他社区所有的业态,处处体现着社区治理能力的 " 真章 "。
" 璀璨水贝 " 新阵地
水贝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社区居民的 " 第二个家 "
刚刚开门迎客不久的水贝党群服务中心把原本场地较为分散、布局不够合理的党务政务服务空间、图书馆、社康中心、长者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升级,将党群服务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民生七有、基层治理 " 一体化 " 融合,真正实现了党群服务 " 零距离 "。
在三楼设置了 " 医养融合 " 区,生动诠释了 " 长者友好 "。长者服务站不仅具备一般的日间照料、助餐、心理咨询功能,还有 30 张床位,可以提供全天候、24 小时的专业康养服务。
社康中心与其相邻,全科医生会到这里定期坐诊,遇到紧急情况,医生 1 分钟内就能赶到,比救护车还快,真正实现 " 医养融合 ",让养老变 " 享老 "。
物理阵地之外,社区还整合下沉区级、街道层面的资源力量,实现政务、法治、智治、文体等治理资源的系统集成、协同融合,推动治理功能迭代升级。比如政务 5G 视频会商服务,可一线直连罗湖区政务服务大厅;拓展服务领域,将企业作为党群服务中心重点服务对象,罗湖区企业服务中心将服务资源直接下沉社区,实现企业服务 " 零距离 "。
同时,罗湖区城管局、区交通局也在水贝社区落地了市容环境提升、共建公园、老旧物业美化等一批惠民项目,让社区变得更 " 养眼 "。
罗湖区政数局和交警部门在拥堵的贝丽北路,安装两套智慧交通设备和违停球,将泊林花园门口单向通行改为双向,缓解了居民回家难问题。
越来越多的资源、管理、服务下沉社区,这让居民和企业的获得感直线上升。正式运营一个月来,水贝党群服务中心已累计接待服务辖区党员群众、企业职工近 5000 人次,正在成为一个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综合服务阵地、社区居民的第二个家。
" 温暖水贝 " 新家园
聚焦民生热点推动服务升级
袁亮举了几个例子,以前每逢工作日就餐时,身处水贝万山珠宝产业园的约 7000 多人职工就很头疼。为了让他们吃上营养饭、美味饭,水贝社区党委统筹多方力量,在水贝万山珠宝产业园内成立了 " 职工大食堂 ",一举满足了 7000 名职工同时用餐的需求。
之前,贝丽花园、深华丽园的居民一直被停车难的问题困扰。水贝社区党委主动促成小区与附近商业楼宇达成 " 错峰停车 " 协议,商业楼宇将原本每月 600 元的停车位以每月 300 元的价格,提供给小区居民夜间使用。
后来社区发现共享停车资源使用率并不高,社区又协调周边商场物业将共享停车位每月 300 元 " 按月收费 " 改为每次 10 元的 " 按次收费 ",并协同区政数局,将辖区共享停车资源接入 " 罗湖共享停车 " 平台,实现车位查找及预约停车,使共享停车使用率及居民满意率都大幅提升。
袁亮表示,这两件 " 大小事 ",正是水贝社区党委引领带动居民自治、社会协同,让社区这个大家庭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生动例子,这样的例子在社区还有很多。
袁亮同时认为,社区治理不能依靠社区党委单打独斗、大包大揽,更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把各类主体有效凝聚起来,不断健全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由此,翠竹街道水贝社区专门开发了 "i 水贝 " 小程序,与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上线运营。这是集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发布、活动组织、诉求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纯服务功能的小程序,它首先是群众自治平台,实行 " 白名单制 ",只有辖区居民才能认证激活,设有投诉、建议、咨询等诉求服务通道,并且纳入全区事件分拨系统,把群众意见和党委政府链接起来,每个人都能便捷地参与社区工作。
它还是线上党群服务中心,可以进行场地预约、活动报名,集成社区所有的公共服务资源,还能通过人口数据分析精准推送高龄津贴、学位申请等服务事项,变 " 人找服务 " 为 " 服务找人 ",真正实现 " 反向办 "。主动推送的信息,让居民更暖心,也让服务充满温度。
此外,这个小程序还具备党群服务中心场地预约、共享停车预约、志愿者积分兑换、心愿墙等多项实用功能。目前,小程序已注册的居民使用粘性不断增强,正在成为高活跃度的线上 " 社区家园 "。
" 智慧水贝 " 新平台
41 名独居老人戴上了智能手表
水贝社区同时是智慧社区的试点,翠竹街道与区政数局反复研究,在水贝探索构建全闭环数字化治理模式,推动智慧科技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治理要素下沉,使治理有数据支撑。水贝智慧调度中心将各种治理要素都对社区开放,人口、房屋、法人、资源、事件、视频监控等社区台账一屏可视、一目了然,特别是支撑疫情防控、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应用场景,数据可查可看可用。
物联感知科技赋能,使治理响应高效率。翠竹街道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在水贝 " 三小 " 场所及各小区关键位置安装了 747 个红外烟感、93 个燃气检测、83 个消防栓水压监测、41 个消防水池水位监测设备,为辖区 41 名独居老人配备老人手表。通过这些设备,在社区安全治理上实时智能发现、及时预警告知。
治理事件全可视,治理问题先预判。以前翠竹街道工作人员只能看到自己处置过的事件,现在通过智慧平台,相关工作人员 " 看得见 " 所有在社区发生过的事件,包含网格采集、智能发现等途径的事件,可以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处置、分析研判,做好处置预案。对居民长期投诉又得不到解决的事件,我们可以发起吹哨机制,让街道、职能部门提前介入,防止事件影响力扩大化。
" 法治水贝 " 新窗口
挂牌全区首个街道级劳动仲裁庭
法治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只有依法治理才能保障社区治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在水贝党群服务中心还有一个 " 水贝法治功能区 ",这也是社区的综治中心,综治中心与常规综治中心相比,功能更全、服务更优。
罗湖区司法局将区级法律援助资源下沉至社区,设立公证处办事点;罗湖区人力资源局下沉劳动仲裁资源,在水贝挂牌了全区首个街道级劳动仲裁庭;罗湖区法院试点在水贝推行在线立案和远程司法确认。改功能区具备法律咨询服务、调解、仲裁、法治宣传教育、公证等五大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同时翠竹街道水贝社区突出源头治理,健全 " 线下 + 线上 " 群众诉求服务平台:" 线下 " 推行 " 光明模式 ",在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率先设立群众诉求服务窗口,努力让矛盾 " 就地化解 "、纠纷 " 就地解决 "。
" 线上 " 利用小程序 "i 水贝 ",进一步打通群众投诉建议渠道,设立 " 群心向贝 " 诉求直通车版块,通过事件分拨系统交由职能部门高效办理,实现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做到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 " 大小事 " 抓治理、抓服务。
近期,水贝社区党委还梳理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制度体系,共计 60 项,既是机制,也是要持续落地的工作,确保中心运营后每一个功能区都要有具有水贝特色的精细化工作机制,都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支撑。
袁亮希望能够通过水贝创建,为其他社区提供一套可参考的、" 横向到边 "" 纵向到底 " 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制度体系。
" 我们将按照全周期治理的理念,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大小事’ 16 字方针,让群众成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最大受益者,让辖区居民看到并感受到变化,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袁亮表示。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