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2021-11-26
ZARA的中国学徒破产了,拉夏贝尔不值得纪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拉夏贝尔之死,不值得纪念。

作者|肖邦

排版|佘宇翔

11 月 24 日,拉夏贝尔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这个曾经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女装品牌,走到了悬崖的边上。再往前走那么一两步,拉夏贝尔就没了。

当这一消息传出时,吃瓜群众们纷纷前来凑热闹,拉夏贝尔破产被迅速顶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

这就跟 " 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了 " 的街边洗脑叫卖如出一辙。人们听闻拉夏贝尔要破产,竟有 40 万人涌入拉夏贝尔的直播间,以 " 捡漏 " 之名疯狂扫货。

在申请破产的最后关头,拉夏贝尔竟然迎来了久违的顾客满堂。可是,这终究只是拉夏贝尔死亡之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拉夏贝尔走到今天的地步,一切都已早有预兆。

ZARA 都不行了,中国版 ZARA 又能走多远?

在业内,拉夏贝尔一度被誉为 " 中国版 ZARA"。

可是,拉夏贝尔只是 ZARA 的一个拙劣的模仿者。众所周知,ZARA 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大众化快时尚品牌。因 ZARA 的品牌连锁店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其创始人阿曼西奥 · 奥尔特加的财富曾短暂地超越贝佐斯,登顶全球首富席位。

ZARA 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世界各国吸引了众多的模仿者,拉夏贝尔就是其中之一。

拉夏贝尔成立于 1998 年,不像 ZARA 以销售男女通用的时尚休闲服装而闻名,拉夏贝尔长期深耕女装领域。准确地说,拉夏贝尔是中国女装领域内的中国 ZARA 追随者。

ZARA 是以线下店经营见长,拉夏贝尔的高速成长也同样得益于线下店。但在线下店的扩张和精细化运营上,拉夏贝尔远远比不上 ZARA。

ZARA 成立于 1975 年,到今天,46 年的时间,全球的 ZARA 连锁门店数也不过 1800 余家。在连锁店扩张中,ZARA 基本上保持了稳扎稳打的特征,没有进行盲目的大规模扩张。

可是,拉夏贝尔在成立 16 年后,在 2014 年底就开到了 6887 家连锁门店。考虑到中国人口密度大,城市化进程快,人们的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拉夏贝尔在初期的门店扩张中,充分地享受到了线下门店的流量红利。

并且,在 2014 年,拉夏贝尔成功登陆港股。这一年,也成为拉夏贝尔的一个转折点。在资本市场融到大量资金的拉夏贝尔,没有选择精细化运营,而是选择继续大举扩张。到 2015 年底,拉夏贝尔的门店数就增长到了 7863 家,平均每天开店 2.7 家。

到 2017 年,拉夏贝尔又成功登陆 A 股,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登陆港股和 A 股的服装企业。资本市场的钱让拉夏贝尔在门店扩张中蒙眼狂奔。

这是一个无数线下连锁品牌不断重蹈的覆辙,也是无数线下连锁品牌从成功走向失败的故事翻版。可是,很少有人吸取教训,如餐饮界的海底捞、俏江南等,都在扩张中栽了跟头。

到 2018 年中,拉夏贝尔的门店数达到 9674 家,成为中国女装领域内的 " 超级店王 "。可是,门店数量的盲目扩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转盈为亏。

2018 年,拉夏贝尔因门店数接近 1 万家,总营收突破 100 亿。可是,增收不增利,拉夏贝尔当年亏损 1.56 亿。到 2019 年,臃肿的门店危机全面爆发,全年巨亏 20.5 亿。自 2012 年以来,拉夏贝尔的总利润才 28.2 亿,一年就亏掉过去 7 年里 72% 的利润。

由于门店过多,租金上涨,人工成本上涨,仓储成本、库存货损等各项开支居高不下,自此以后,拉夏贝尔彻底陷入亏损的泥潭,直到申请破产。

创业 22 年,从零到万店之王,花了 19 年。可是,在最后的短短 3 年时间,拉夏贝尔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被誉为 " 中国版 ZARA" 的拉夏贝尔,更多的只是一种头衔。它不仅没有成为 "ZARA",还在盲目的扩张中跟 "ZARA" 越走越远。

ZARA 走的是 " 平价潮流 " 快时尚路线,核心卖点是 " 低价潮流服装 ",可拉夏贝尔在高速扩张后,丧失了初心,被无数消费者吐槽 " 土、贵、丑 "。

当一个平价快时尚品牌既不 " 平价 ",也不 " 时尚 " 的时候,拉夏贝尔又如何能够屹立不倒?更何况,在疫情的冲击之下,严重依赖于线下店的拉夏贝尔,加速了死亡。

它的模仿对象 ZARA 也在这场全球疫情中,遭遇重大挫折,被迫永久关店 1200 家。

错失电商红利,盲目转型中吃下苦果

在中国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日子里,拉夏贝尔仿佛就像一个蒙眼的巨人,只顾扩充线下门店,电商收入乏善可陈。

作为一家成立于 1998 年的服装企业,根植于中国线下门店市场,但也跟中国电商产业擦肩而过。在 2009 年,淘宝启动了第一个双十一,开始了电商造神运动。

各行各业,各大品牌都先后入驻淘宝,开启自身的电商产业转型之路。可是,拉夏贝尔对电商非常的后知后觉。直到 2015 年,拉夏贝尔才以 2 亿元的代价,收购杭州黯涉电商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将自己的线上业务打包交给杭州暗涉来代运营。

拉夏贝尔没有电商基因,但杭州暗涉电商运营能力很强。在完成收购的当年,杭州暗涉就将拉夏贝尔的线上业务营收拉升了 10 倍,并一举冲到天猫女装前 3 名。仅一年后,拉夏贝尔的电商收入占比就从 1% 迅速提升至 10%。

可是,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拉夏贝尔作死了。它把电商运营权从杭州黯涉手里收回,开始自营天猫。结果是,凭借拉胯的运营能力,实力将自己的电商业务作死了。在电商业务作死后,拉夏贝尔还把杭州黯涉的股权给卖掉了。

自营一团糟,代运营公司的股权还被卖掉,拉夏贝尔的电商化转型算是走到尽头了。然而,正所谓 " 垂死病中惊坐起 ",拉夏贝尔在将死之际,还想再挣扎一番。

在服装电商领域,有一个盛极一时的品牌授权新玩法,其代表性企业就是南极电商。南极电商不做工厂,不做供应链,不做服装设计,不做一针一线,就卖吊牌授权,竟然老树发新芽,混得风生水起。

淘宝上到处都是挂着南极人商标的服装,可没有一件是南极人生产的。作为曾经的中国第一女装品牌,拉夏贝尔也很想效仿南极电商的模式。

可是,当时代抛弃拉夏贝尔时,拉夏贝尔喝口水都呛得慌。

2020 年,拉夏贝尔准备卖吊牌,可一个濒临破产的品牌又能价值几何?从 2018-2020 年,拉夏贝尔关店超过 9200 家,只剩 242 家直营店,185 家加盟店或者联营店。

也就是说,加盟店没多少家,拉夏贝尔的品牌授权也没有多少人买账。而在疫情期间迅速崛起的直播带货,拉夏贝尔也没有抓住直播电商的红利。

拉夏贝尔的直播间人气最旺的时候,恰恰是拉夏贝尔宣布破产的时候。人们只想趁拉夏贝尔破产之前,再薅它最后一次羊毛。

希音模式席卷全球,快时尚变天了

什么是 " 快时尚 "?到今天为止,仍然有许多人对这个词充满了误解。" 快时尚 " 的核心在于 " 快 ",而不是 " 时尚 "。

" 快 " 的内涵在于,以最快的速度上新,最短的时间筛选出流行的热门款式,再以最快的速度铺货全球。

ZARA 就曾以 " 快 " 而攻略全球市场。ZARA 总部位于西班牙,但一件衣服从西班牙设计出来,再少量上新,测试数据,收集销售反馈。当发现这件衣服具备爆款潜质后,迅速铺满 ZARA 的全球门店,这一过程,ZARA 最短可以在两周内完成。

服装是一个变化极快的市场,谁能更快地上新,更快地筛选出爆款,更快地量产并推向全球,谁就能更快地适应市场,更快地完成货物销售,减少库存,回笼资金,进入下一个周期性循环。

对市场的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就被称为 " 快时尚 "。而要完成这种快速设计、快速筛选、快速量产、快速销售、快速回款,它必然是平价的。价格高了,会拖长销售和回款的周期。

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则是 " 抄袭 "。因为一切都讲究快节奏,设计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抄袭 " 则成为行业内最普遍的乱象,ZARA 也不能免于此。

" 快时尚 " 在本质上所追求的是 " 潮流性价比 ",帮助用户花最少的钱和最少的时间,买到最流行的服装。

可是,拉夏贝尔没有理解到 " 快时尚 " 的精髓。拉夏贝尔只是盲目地开店,开店,再开店,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这反而让拉夏贝尔所背负的重担越来越重,直到压死自己。

但在 " 快时尚 " 领域,ZARA 也遇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来自中国广州的希音。

模仿 ZARA,是无法打败 ZARA 的。只有超越 ZARA,才能击败 ZARA。而希音就是最具有潜力打败 ZARA 的快时尚新巨头。

截至目前,希音估值超过 3000 亿。疫情不仅没有对希音形成伤害,反而助推了希音占领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在 2020 年,希音海外营收暴赚超过 100 亿美元,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出海跨境电商集团。

与之对应的是,ZARA 在 2020 年全球营收大跌 27.6% 至 141 亿欧元。在快时尚领域,希音已经成为仅次于 ZARA 的全球第二大快时尚服装企业。

为什么希音能够对 ZARA 造成如此强大的冲击?根源在于一个点:希音比 ZARA 的 " 快时尚 " 更 " 快 "!

ZARA 走的是传统线下门店模式,而希音走的是线上电商 APP 模式。希音的 APP 下载量在全球 IOS 系统中,有 54 个国家登顶第一,在安卓系统中有 13 个国家登顶第一。在今年 5 月份,希音 APP 在美国的下载量首次超越亚马逊,成为全美安装量最大的电商购物 APP。

线上电商模式和传统门店模式相比,具有碾压级优势,具体可表现在:

1,上新速度更快。希音一天可上新 2.2 万件以上的新品,比 ZARA 一年上新的商品数量还要多。

2,即时销售数据反馈,爆款筛选时长可压缩至 24 小时。

3,供应链中拥有工厂超过 2000 家,规模化量产速度远远超过 ZARA。一件商品从设计,到量产,到交货,希音正常在一周内可以完成,而 ZARA 需要两周。在极致情况下,3 天时间,希音就能完成一个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的周期。

4,在用户反馈上,希音 APP 提供了类似小红书的社区分享真实内容。尽管希音 APP 上有很多用户吐槽希音,但还是有无数的消费者抵挡不住希音的魔力。

因为用户总能在希音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衣服。

5,价格更便宜。ZARA 要卖 30 美元以上,可希音最低可以卖到 3 美元。

希音真正将 " 平价 " 和 " 潮流 " 做到了极致。但和 ZARA 一样,希音过度专注于 " 快 ",也引来了大量的关于 " 抄袭 " 的指责。

可这种指责,既不能伤害到 ZARA,也无法对希音构成重伤。这是一种极为追求商业效率的 " 野蛮模式 "。

当国内的拉夏贝尔还在自我标榜为 " 中国版 ZARA" 时,其实,同样诞生于中国的希音已经杀向海外,对 ZARA 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作为 ZARA 的一个拙劣的模仿者,拉夏贝尔之死,不值得纪念。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肖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