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28
深晚报道 | 弦上梅花千姿态 羊琼许石林携手品评古琴名曲《梅花三弄》与文化之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冬日寻梅,意境美好。11 月 27 日,知名古琴演奏家羊琼携手知名文化学者许石林做客坪山,举行 " 一席一曲谭 《 梅花三弄》古琴讲座 " 直播分享会。琴人嘉宾们在深圳坪山大万明新学馆这座百年世居、百年学馆,以琴会友,品梅香、赏梅韵、赞梅姿,倾听古琴曲《梅花三弄》,充满意趣和仪式感。

羊琼为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深圳非遗单位南虞琴社创办人,也是著名古琴演奏家朱晞及李祥霆的亲传弟子。许石林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南虞琴社承办,坪山城市书房明新学馆协办。

主讲嘉宾羊琼介绍,梅花清奇清竣清秀,洁白芳香、清雅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性,一直被古今人们传颂,最中国也最具文人风骨。《梅花三弄》最早为笛曲,相传起源于王徽之,泊舟溪侧,偶遇桓伊,桓伊为之三调,一弄唤月、二弄穿云、三弄隔江长叹。自此梅花三弄之曲广为流传。而琴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所辑《神奇秘谱》中, 今天弹奏的为民国大师吴景略的版本。

羊琼现场演奏,开篇一串散音如隆冬漂雪,三次天籁般的泛音之声,更是展现了千姿百态的梅花次第开放的境界。指下、徽间、弦上拂拂而弹,不徐不缓,音韵浑然天成,洒脱自在,指尖间从有形化为无形,飘飘渺渺地,闻之恍然身在青山月下,枝寒俏立,如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仿佛能将无限的敬意和清雅之情与千百年之前的天地共鸣。羊琼表示,音乐语言象诗的韵律,感染力很强。琴是可以穿越的。带来很多有趣的感受,弹琴入境,与琴形成沟通链接,表达每个人特别的内心世界。口口传承,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嘉宾对话环节,两位嘉宾对谈风趣幽默,从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典故等多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古典文化,探寻东方美学的根源,传承文人文化美学。许石林博学多才,熟悉诸多门类。以睿智机敏的视觉,勾连今古,语言诙谐有趣,游刃于历史人物掌故中,出口皆成妙谈。

许石林称赞羊琼弹出梅花精神美、灵动和神韵。他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有凌霜音韵。深圳很重视非遗的挽救和保留,非遗文化要融入生活,创设非遗的 " 深圳制造 ",要成为 "" 刚需 ",不能脱离生活的观赏。古琴是是修身养性的道器,有文化寓意。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需要象羊琼这样一群有心人去传承,去创造环境,厚植文化土壤。

一场分享会一场美事。一朵绽放的梅花,开在一百个人眼中,便是一百朵梅花。羊琼表示,古琴是中华民簇传统文化的瑰宝,3500 年的历史沉淀了厚重的古琴文化,古琴爱好者都可以成为传承和推广古琴文化的同行者,古琴文化也必将发扬光大,如花绽放,散作乾坤万里春。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深圳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