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畅游古典音乐 300 年 " 独奏音乐会近日在星海音乐厅落幕,小提琴家廖昊月在钢琴家杨世芹的伴奏下,献上了一台横贯历史长河的精彩演出。音乐会以动静结合的曲目设置为特色,听众在室内乐的亲密氛围里近距离感受了古典乐魅力。
这是廖昊月首次在广州的音乐厅上演独奏音乐会。当晚,演奏会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开放 300 余席的室内乐演奏厅几近座无虚席。十首精心准备的小提琴名曲以时代顺序一一登场,廖昊月将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小提琴曲库长达三百年的时光斑斓浓缩到一台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曲目间穿插着她绘声绘色的现场讲解,来自演奏家深入浅出的心得体会让现场听众更好地领悟这些经典乐曲背后的故事。
廖昊月先以被誉为 " 西方古典音乐之父 " 的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中的一曲开场,为音乐会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随后,钢琴家杨世芹登场,两人合作了从十七世纪的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印象派,跨度长达 300 年音乐历程中的小提琴代表作,选取了莫扎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巴托克、克莱斯勒、德彪西等音乐巨匠的精华之作加以演释。
上半场,法国作曲家圣 - 桑高难度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中,音乐随着节奏的加快渐渐进入意境。在钢琴家的有力烘托下,廖昊月火力全开,以精湛的技巧和敏锐的乐感营造出震撼的现场效果,高超技巧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外,本场音乐会还呈现了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的三部作品,包括《爱的喜悦》《爱的忧伤》和《中国花鼓》。这三部作品就像是一副三联画,玲珑地衬托出小提琴音色、情绪和叙述性的多姿多彩。选择演出这三部作品,既展现出自奥地利流血归来的廖昊月对维也纳风格的精到处理,也是在回望其将近十年的欧洲求学及工作之路。
下半场演奏完毕,廖昊月加演了广东作曲家李自立的《丰收渔歌》热烈掌声下,她和钢琴家数度返场谢幕,最后加演一曲皮亚佐拉《自由探戈》,用热辣的节奏和尽情的挥洒为音乐会收尾。据知,两曲加演都经过了精心选择,《丰收渔歌》向中国作曲家和广东音乐致敬,而皮亚佐拉则是纪念这位 2021 年迎来百年诞辰的阿根廷作曲先锋。
据知,本场音乐会是廖昊月浓缩古典乐精华的系列独奏音乐会的第四场。廖昊月获得奥地利格拉茨音乐大学室内乐专业硕士和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小提琴演奏专业硕士学位后,曾于 2007 年在维也纳爱乐乐团为青年杰出音乐者创办的音乐节 TRENTA FORUM 中脱颖而出,于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所在地)进行了首次独奏登台演出,也是该音乐节中亮相的惟一亚洲青年小提琴家。廖昊月认为,古典仅能陶冶情操,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贵在坚持。
采写:新快报记者徐绍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