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12-01
杜集镇沛河社区:壮大村集体经济 促进乡村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初冬时节,日头才刚露出红彤彤的笑脸,田间地头已响起旋耕机 " 突,突,突 " 的轰鸣声。沛河社区书记杨小磊,社区主任陆学文早早的来到地里查看村集体土地的耕种情况。

为积极响应杜集镇党委政府壮大村集体经济号召,沛河社区党委坚持以 " 谋产能、展作为、促振兴 " 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地规模流转途径,社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 " 领头雁 " 作用,多次深入调研,召开党委会议引导村民集体连片流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成功流转了 800 亩的承包土地。为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打开新篇章。

大力发展集体资源。通过完全平等、自愿协商,农户有偿流转土地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再由村集体和理事会统一规划整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不用担心要不到承包款,还提高了收益,切实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倾力打造 " 党委党支 + 村经济合作社 + 有意愿的农户 + 规模化农业 " 发展模式,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抓好 " 以地生财,点石成金 " 工作。选好搞活集体经济项目。围绕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实施产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对辖区内部分土地、废塘等闲置资源进行重新开发再利用,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种植业。关于流转土地第一茬农作物的种植,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集思广益,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研判,考虑到节气、可选作物、种植难度等实际问题,最终确定种植冬小麦为主要经济作物。冬小麦亩产 400 — 500 公斤,平均每公斤 2.5 元,减去土地流转和人工费用,保守测算,每亩纯收入也在 400 元左右。预计 2022 年 6 月进入丰产期,沛河社区股份合作社有望集体经济收入达 32 万元左右。

大胆创新产业模式,形成高效发展局面。下一步,沛河社区将因地制宜建设 " 沛河休闲生态 " 农场,通过生态养鱼、鱼藕混养、种植优质水稻、草莓、甜瓜、蜜桃等途径,打造集果蔬采摘、田园垂钓、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 " 生产 + 生活 + 生态 " 的创意农业产业园,让荒地变成 " 黄金田 ",力争 2023 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达 100 万元。村集体通过发展生态观光产业,既盘活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又增加生产效益,降低农户种植风险,调动农户积极性,在确保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生态和效益齐抓共管。聚焦盘活资源、用好资本、管好资产等关键环节,因地分类施策,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发展集体经济既要注重效益又要坚持生态,首先是集体经济收益反哺乡村发展,集体经济收入要支撑本村长远发展项目,同时要带动本村就业及村民增收;其次是统筹村级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注重环境优化,杜绝污染经济,引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及产业,做好安全生产与发展 ; 最后是村民共参共享共治,集体经济要发挥好村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集体项目,分享集体经济的利益,参与乡村的治理管理。

通讯员 米锐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草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