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01
深晚报道丨光明街道建立“三项机制”推进环卫指数提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光明区光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狠抓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从机制入手,探索出一条具有光明特色的市容环境整治模式,在 2021 年 1 至 10 月份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光明街道环境卫生指数平均得分 90.03,暂居全市第十八名,全区第一,同比去年全市第四十八、全区第六名进步明显。

光明街道相关负责人感慨到:" 光明街道现代化住宅花园小区少,多以城中村社区为主,基础配套薄弱,环境卫生是历来的短板,能有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

推行 " 清单 " 管理机制,明确整治重点。根据每月考核得分结果,深入分析环卫指数测评情况,明确街道市政管养、执法保障、问题督导三个考核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辖区环境卫生重点难点建立样本、责任、问题、整治四类清单,即针对 12 大类样本框厘清部门责任做好台账。各部门根据考核标准以及四类清单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力争消除黑点保住亮点,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水平。

推行环卫督导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安排 6 名督导员分别在街道 6 个社区开展巡查督导工作,不断排查汇总问题,对照 " 清单 " 任务分工压实主体责任。每周召开环卫督导会议,聚焦环境卫生测评各个关键环节,及时研究解决复杂问题,切实做到问题不过夜、细节不放过、改进不停步。

推行城管物业联动机制,共创温馨家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将城管骨干力量安排进驻城中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为物业管理提供执法保障,实现闭环管理,争取将大部分问题解决在村内、小区里,有效提升物业管理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近距离服务居民的优势,强化物业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共同努力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度和信任度。

" 地面干净了,我们走路也舒心,街道的领导经常带队行走,又搞卫生捡烟头,我们当然也要自觉讲卫生。" 一位碧眼新村居民表示。光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将 "721" 工作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 " 环境清洁日 " 活动以及 " 门前三包 " 等宣传使许多居民的观念发生转变,爱护环境的意识日渐增强。截至目前,光明街道 2021 年环卫测评居民满意度月平均得分 80.68 分,全区排名第一,同比 2020 年度月平均得分高出 6.87 分。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黄兴华 李碧燕

相关标签

考核 城中村 城管 日常管理 公共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