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01
白云湖对外开放十周年 共接待游客逾5000万人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冬日暖阳下,行走于广州白云湖畔,领略湖光美景,甚是惬意,这是不少市民游玩白云湖后的感受。从刚开园的默默无闻到逐步在各类旅游网站位居热门榜单前列,这个被称作 " 广州小西湖 " 的景区,正逐步以自身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到此一游。

11 月 28 日,白云湖迎来了对外开放十周年。在这十年间,白云湖完成了单一水利工程向集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蜕变,成长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市级综合公园,共接待游客逾 5135 万人次,可以说平均每天就有 1 万多市民选择来白云湖游玩。

从水利工程变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白云湖,是广州市北部水系建设珠江西航道引水首期工程,原本是解决水系生态和环境需水问题的水利工程。

2006 年 12 月 22 日,白云湖动工建设。2011 年 11 月 28 日,白云湖东湖对外开放,开园当天入园人数超过 10 万人次。

爆火之后的白云湖,随之迎来了低潮期。因园区景点不多,公共服务配套尚未完善,市民投诉 " 停车难 "" 经营乱收费 " 等问题多,白云湖在市民心中并未留有太多的印象。

转机来自 2015 年,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白云湖 " 变了 ",成了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据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期间,管理中心不断提高管养水准,精心雕琢特色,崇廉园成为广州市廉洁教育基地、云湖学堂成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云水一方成为水利科普基地等,白云湖集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效益日益突出。

10 年来,白云湖书写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如今移步换景、四季不同、朝气蓬勃、芳华绽放。2015 年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 年列入市级综合公园名录。

现在的白云湖,俨然成为白云的一张美丽名片,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拍照,10 年以来共接待游客逾 5135 万人次,可以说平均每天就有 1 万多市民选择来白云湖游玩。在地图导航 " 广州公园人气榜 " 中搜索,白云湖居领先位置,在各类旅游网站也位居热门榜单前列。

作为摄影爱好者的小李,经常从广州番禺来白云湖打卡。" 这里很大很美,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经常过来拍照,一拍就是一整天,每个季节过来景色都大为不同。" 小李告诉新快报记者,在白云湖拍照已有三四年了,每次过来都能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数字科技城崛起于白云湖畔

环白云湖 28 平方公里,是白云区正在如火如荼打造的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北部以流溪河为界,西部毗邻珠江西航道、与佛山南海隔江相望,东至机场高速,南至黄石西路。

2017 年,白云区首次提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概念;2020 年 12 月,74 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32 个项目落户,42 个项目开工;2021 年 3 月,《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建设总体方案》出炉;2021 年 9 月,实施收储 9318 亩,已完成 7181 亩土地收地 …… 在白云湖景区十周年成果展中,新快报记者看到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的发展历程,不到 5 年,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已初见雏形。

对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来说,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坐拥 3000 亩白云湖,拥有集 " 江、河、林、田、湖 " 于一体的生态骨架,蓝绿交织、绿湖花海、桑基鱼塘、水网密布,远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东侧规划万亩白云湿地,西侧为 7.6 平方公里贤鲁岛。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白云湖作为广州北部不可多得的生态核心区,正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周边 28 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云湖对外开放十周年之际,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广州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精心筹划了十周年成果图片展。成果展共分四个篇章,在东湖东门广场和白云阁山顶广场两个区域展出。观展顺序按:党建教育篇——初心与使命、建设发展篇——历程与未来、民生服务篇——和谐与共享、数字科技篇——蓝图与经济,涵盖景点、人物、事迹等共三百多幅(组)图,呈现十年来白云湖园区的发展历程,讲述广州水环境治理故事,在光影中见证这一方水土的今昔变化,感知时代时代发展的脉搏。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通讯员许素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