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0 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国际赛总决赛在深圳龙岗举行。经过全球 9 大海外分站赛、7 大行业决赛、3 大悬赏赛的层层选拔,21 个优质创新项目晋级总决赛。经过 " 云端 PK" 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海洋经济行业的 "Low-Cost Butanol from cyanobacteria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工业二氧化碳转化商业化)" 摘得桂冠,获得 100 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奖项。
▲大赛决赛现场 市人社局供图
全球项目报名量同比增长 41%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本届大赛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通过 " 线上 + 线下 "" 深圳主会场 + 国外分会场 "、" 云颁奖 " 等多种方式,在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柏林、以色列特拉维夫、日本东京、荷兰埃因霍温、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美国硅谷设置 9 个海外分站赛,吸引了全球 1473 个优秀项目报名,报名量同比增长 41%。大赛还邀请到 6 位中外院士、3 位投资大咖担任评委,为创业者搭建起与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的高端平台。
大赛充分发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 " 四链 " 协同效应,积极推进 " 四链 " 融合。根据我市现行产业布局,本届大赛进一步优化行业设置,设置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经济等 7 大行业,不断加强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创新领域的助推力。同时,大赛首次引入 " 悬赏赛 " 赛制,设置 " 人工智能检测 "" 功率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开发 "" 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技术 " 等三大悬赏课题,助力企业寻找海外人才资源破解技术难题。
大赛总奖金 1071 万元
本次大赛总奖金 1071 万元,同时全面对接深圳市、区两级创新创业政策,引进各创新载体、产业园区、社会机构跟进赛事,引导社会资本融入赛事,为落户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大赛为全球人才、项目、创新资源对接深圳产业、资金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让更多海外创新创业者感受到深圳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赛主办方还通过 " 云模式 " 先后举办赛事解读会、政策解读会、产业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以及落地对接服务会等特色活动,全方位为参赛选手提供资源对接、深入辅导、离岸预孵化、线上云孵化、线上对接、本地产业对接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服务。
大赛选手中博士学历占比过半
▲大赛决赛现场 市人社局供图
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自 2016 年举办至今,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成果持续涌现,成为激发全球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的重要平台。
据统计,大赛累计共吸引全球 89 个国家 7655 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覆盖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国际主要创新区域,来深参赛的 350 个项目中,有超过 120 个与我市各园区达成合作意向,有 49 个项目已落地深圳。
本届大赛的参赛选手中,博士学历共有 1047 人,占 56%;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 1566 人,占 83%;外籍参赛选手多达 994 人,占 53%;参赛者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317 项。既反映了参赛选手学历高、能力强的特点,也进一步体现了大赛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特点。
从行业赛报名情况看,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行业最为热门,并涌现出一批海洋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行业优秀项目,体现出大赛与我市产业布局同频共振的显著特征,为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