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 -30 日是全国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 防治性病 促进生殖健康 ",强调性病与艾滋病、性病与生殖健康的关系,引导 " 主动检测 " 和 " 促进生殖健康行动 ",动员主动检测艾滋病的同时,积极开展梅毒、淋病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等重点防治性病的检测,促进及早发现感染者 / 患者,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连日来,宝安区举办了一系列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 + 线下的形式,向辖区群众宣传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引导群众认清性病防治形势,了解性病对健康和家庭的危害,增强主动防治意识,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性病防治工作,形成健康教育社会化网络,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卫生健康意识。
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让性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通过联合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以及 146 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网络,在医疗机构门诊大楼电子横幅屏播放宣传标语,医院各层电子屏展示宣传海报,性病相关科室(生殖健康科、妇科、皮肤科、产科等科室)候诊区播放性病防治科普视频、举办讲座、派发宣传折页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宝安区作为人口流动大区、工业大区的特点,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联合各街道防保所每年定期深入工厂、娱乐会所等进行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为了提高性病检测便利性及服务可及性,宝安区常年开设 14 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为辖区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提供免费的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每年,全区共筛查梅毒 5 万余人次,提供必要转诊服务率达 98%。此外,通过 VCT 点开展全国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综合防治项目试点工作,在 " 知情不拒绝 " 原则下为高危人群提供免费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筛查服务,每年筛查 1500 余人次,为阳性患者提供咨询及转介服务。
同时,通过播放性病防治宣传视频、宣传展板知识讲解、发放宣传折页、发放安全套、微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在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为流动人口开展现场宣传活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性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存在较多知识误区,例如,大部分被调查者误以为 " 没有症状就不会传播性病 "。
沙龙形式开展正确性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念
在性教育缺失、性观念开放和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等种种因素影响下,青年学生群体性病感染情况不容乐观,低龄化趋势明显。
12 月 1 日下午,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性病防制科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科技图书馆)开展了 "2021 年世界艾滋病日暨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 " 活动,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对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院校在读研究生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科普教育讲座,活动受到了线上线下听众们的一致好评,学生们踊跃提问,例如咨询检测方法、报告时间,艾滋病诊断流程、结果阴性多久后需要复查等,达到非常好的宣教效果,开启了性病科普进校园的新模式。
制作爆款小视频,引导 " 主动检测 " 和 " 促进生殖健康行动 "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利用流行歌曲《骁》改编歌词,以新颖活泼的表现形式,制作了极富创意的性病防治宣传视频《性病来 battle,安全没在怕》。视频以医院临床门诊为主要拍摄场地,中间穿插多个工作生活实际场景,通过各种小情景趣味演绎的方式,将患者和大众对性病的误解和担忧直白地表露出来,通过脍炙人口的歌曲和充满张力的舞蹈表现形式,倡导大众建立忠诚的恋爱观和正确的疾病观。利用中国疾控中心 " 携手医访 " 平台和宝安区专业医疗机构公众号、视频号推送视频宣传并在全区医疗机构门诊大楼滚动播放宣传。
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同时制作了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等性病宣传科普长图,通过市、区专业医疗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
深圳晚报记者 冀静波 通讯员 邓宝清 陈霓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