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03
深晚报道 | 《镌 · 刻》感动上演,冯玉萍:将共产主义信仰镌刻在 14 亿国人心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百年沧桑,艰辛曲折;百年峥嵘,筚路蓝缕。一代代共产党人如何展现大爱与担当,新时代的大学生又如何理解、感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11 月 30 日,围绕该主题展开演绎的诗画音乐剧《镌 · 刻》在华夏艺术中心大剧场动情上演。

该剧是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冯玉萍策划、执导,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李轻松编剧,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思军作曲。记者专访冯玉萍时了解到,《镌 · 刻》在剧本、舞美、音乐、表演等方面均探索了多项创新。构思上,以沈阳抗疫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祖孙三代传承红色基因长征精神,白衣天使逆行冲锋彰显责任担当,草原母亲小米之恩体现人道主义大爱,留学生切身感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精妙烘托出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的伟大理念。

" 镌 · 刻 " 主题贯穿全剧始终,冯玉萍告诉记者," 为什么叫《镌 · 刻》,就是镌刻共产主义的信仰,将它镌刻在 14 亿中国人的心上,也镌刻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南湖红船到巍巍巨轮雕塑作品的完成,也隐喻着年青一代青春与信仰的重塑,并将其深深镌刻心中。这就是这个戏的意义。"

观剧中,观众也被激发出强烈的爱党、爱国之情,群情激荡,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演出结束,观众的掌声还久久不散。对此,冯玉萍很感动,"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拍一部聚焦沈阳故事,传播沈阳精神,展现当下年轻人精神面貌的作品,为这座城市画像,为这个时代画像。如今我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员全部启用非专业人士,他们是来自沈阳大学的学生。说起孩子们的表现,冯玉萍十分感慨:" 在舞台上质朴、青涩,但那种真情的绽放,对党、对人民的热爱,饱含着激情,让观众感受到就是一团火在燃烧。"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标签

长征 沈阳 红色基因 南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