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不是一部研究专著,而是一本诗歌随笔,是作者景凯旋在唐诗中的一次游历。
景凯旋在书中写道,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痛苦而不是幸福联系在一起。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诗人都有一种人生的悲剧意识,体验到个体生命与永恒事物之间的巨大鸿沟,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也对苦难的况味有一种迷恋。就诗歌所呈现的生命样式而言,王维渴望归去,李白憧憬远方,杜甫则始终行走在路上。
面对同样的夕阳,李商隐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歌德说:" 西沉的永远是这同一个太阳。" 李商隐感受到的是当下时间的短暂,歌德体验到的是超越时间的永恒。这似乎代表了中西文化在宇宙意识上的某种差异。
所以,诗歌是唐代文人的事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诗歌,我们可以进入唐人的精神世界,从中寻觅到自己的知音。在精神层面,现代人并不比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隐高明多少,因为现代科学理性并不能解决生命意义的问题,而诗歌的作用正在于彰显意义。人生归根结蒂是不完美的,它需要不断地解释。
作者在谈及这二十位诗人时,尽量展示其最重要的作品,但并不做全面评价,而是对每位诗人采取不同的阐释角度。作者试图在唐诗的背后寻绎观念与价值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天人之际、自我意识、时间观念和感觉方式,以及诗人的心路历程、审美情趣、人格品质和艺术技巧。此外,还收录了几篇附文,分别讨论唐代的僧人诗、女性诗、代言体,以及士人的角色处境。
唐诗的价值是永恒的,它是人性悠长的回响。在这个特备艰难的时期,重读唐诗,或许会有一种更深切的感受。
景凯旋,古代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海外学院教授。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执委,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弗瑞曼奖金访问学者,曾在日本、土耳其等国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著有《唐代文学考论》《在经验与超验之间》等。
《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
景凯旋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10 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