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1-12-06
快报大健康|女白领胃癌术后转移,这种“热”技术救了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麻云 记者 梅书华)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后,最害怕的就是肿瘤复发和转移,这也是病人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所以选择合适的术后治疗手段,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显得十分重要。近日,34 岁的韩女士(化姓)因为胃癌术后复发,来到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就诊,经过腹腔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以及中医药辅助等综合治疗后,精准遏制了癌细胞转移。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系肿瘤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姚学权教授 医院供图

胃癌术后不久,癌细胞又开始转移

三年前,韩女士出现饭后呕吐的情况,一开始以为是天热受凉导致肠胃不舒服,就自己买了点胃药服用,可吃了一个星期,却没有任何效果,腹胀、呕吐的症状依然存在。最终,她被确诊为胃癌且伴周围淋巴结转移,而且两侧卵巢有转移,于是先后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化疗并进行了全麻下胃癌根治 + 双附件切除术。

本以为化疗手术后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却没敌过癌细胞的转移速度,不到半年时间,韩女士的状态变得不太好,时常还会出现腹部绞痛,她怀疑癌细胞又开始转移了。听好友介绍,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有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法,韩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挂了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的专家号。

" 当时患者来的时候已经术后化疗了一段时间了,我们为她做了全麻下的手术探查发现她的腹腔已经有少量腹水,壁层腹膜、肠系膜、小肠表面多发直径 0.2~0.4cm 灰白转移灶,经过多学科综合讨论后,决定为她行化疗药物腹腔热灌注置管术,即腹腔热灌注化疗。" 该院消化肿瘤外科主任姚学权教授介绍,经过几个周期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并配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成功清扫了游离的癌细胞,遏制了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改善了生活预期,如今韩女士已经平稳度过了三年时间,现在定期来院进行复查,还坚持中医药的术后调理与治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精准遏制癌细胞转移

姚学权介绍,像韩女士这样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不在少数,这和肿瘤本身的性质、手术之前的转移情况、术后综合治疗以及自身免疫力低下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患者除了手术,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等,根据肿瘤类型以及不同分期,要综合判断选择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而且先后顺序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治疗手段无法完全杀灭和消除癌细胞,很难避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是将含有化疗药物的液体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并注入腹腔内进行循环热灌注或进行外加热,保持腹腔内的温度较长时间恒定,以清除腹腔内的游离癌细胞,杀灭其中残留的亚临床病灶。患者在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过程中,脏壁层腹膜及腹腔内各脏器的血管床可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全身热疗的目的。" 这种化疗技术在传统腹腔灌注化疗的基础上,将热疗和化疗联合,具有‘精准控温、精准定位、精准清除’三大优势理念,对于预防癌症术后复发及术后种植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有着较好的效果。" 姚学权说。

创新 " 四联模式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如何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生存期一直是国内外医生临床探索的课题。十多年来,在刘福坤教授的学术引领下,姚学权的率领下,该团队针对消化系肿瘤的特点,研究出 " 刘氏四联模式 ",即术前新辅助治疗、根治性切除结合术中治疗、术后化疗和中药调理等 " 四联模式 "。

据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科室通过综合方法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上万例,通过临床治疗和随访,提高了 5 年无病生存期,减少了复发风险,降低了死亡率。手术前后综合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 5 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 15%,复发的相对风险减少了 42%,死亡的相对风险减少了 36%。热灌注化疗自 2019 年末至今治疗病人 130 余例 400 余次,成功率接近 100%,有效率 87%。

相关标签

胃癌 癌细胞 中医药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