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12-07
健康 | 老年人视力下降未必是白内障,及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老年人视力变差、看东西模糊不清,是不是滴眼药水就能缓解,还是其实是白内障?眼科医生提醒,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各有不同,盲目等待或凭经验自行处理,都有可能让简单的问题变复杂,让病灶进一步伤害眼睛。老年人视力下降,要及时到正规的眼科机构进行检查,准确诊断。

李阿姨(化名)的视力模糊已有一段时间,而且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家人认为从老人年纪来看,肯定是白内障导致,也做好做白内障手术的心理准备了。于是,由儿子陪同来到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发现,李阿姨的右眼有 225 度远视、50 度散光,左眼有 150 度远视、75 度散光,并有 175 度老花,所以看东西的时候出现了看远模糊、看近也模糊的情况。大视光与近视防控科的郭慧医生还给李阿姨做了全面眼部检查,发现老人合并左眼黄斑前膜,但并没有影响视力。最后,郭医生给出了一个让老人和儿子意外的结论——真正导致杨阿姨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远视,不是白内障。所以暂时不需要做白内障手术,只要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就可以。

" 给患者检查的时候,我发现她的晶状体浑浊并不严重,反而是她的远视会影响日常的视觉质量。" 郭慧医生解释,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眼部结构的改变,屈光状态会出现向远视方向改变,从而导致看远不清,若同时合并老花,就会看近也不清楚了。

蓝山眼科研究经过长期跟踪研究指出,49 岁以上的成年人屈光会发生生理性变化,在 15 年内大概会增加 100 度远视,因此对视力会有明显影响。李阿姨正是这样的情况。

找出问题所在,李阿姨在郭慧医生的建议下,验配了一副双光眼镜,同时解决老花和远视造成的视物模糊问题。

郭慧医生提醒,李阿姨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老人年纪大看不清了,就认定自己得了白内障,认为只有做手术或任由视力继续变差两条路。事实上并非如此,正是要查清问题所在,才能避免过度治疗,提高晚年生活的视觉质量。

她还建议,得了老花眼,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因为老花镜的验配需要在矫正屈光不正度数的基础上进行。此外,验配前也做眼睛全面检查,避免疾病的漏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胡炎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