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1-12-09
贵阳“毛公馆”修缮工作即将开启,一段历史再次被人记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历经 90 余年,如今风烛残年。12 月 8 日,贵阳 " 毛公馆 " 修缮工作即将开启的消息,再次勾起了一些 " 老贵阳 " 的记忆。

此前报道:百年公馆日趋沧桑,贵阳市民呼吁尽快修缮!相关职能部门:修缮设计方案已出

据有关 " 方志 " 记载,贵阳这栋民国时期的 " 土洋楼 ",不仅见证了军阀统治、红军长征,还经历了抗日战争中文物南迁以及解放后的时代发展、变迁。可以说,毛公馆,既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政军舞台,也是一部贵州现代史的立体史书。

军阀内斗:你方唱罢我登场

地处中华北路的这栋民国建筑,是民国时期贵州省主席毛光翔的官邸,老贵阳人习惯称其为 " 毛公馆 "。

据《贵阳方志云》记述,1929 年,第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在与龙云、李晓炎的战斗中,死于镇宁鸡公背,按照桐梓系的接班顺序,毛光翔被推为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主席,并于当年在贵阳宣布就职。

不久,毛家公馆竣工,毛光翔入住。

当时的毛公馆,效仿欧式建筑风格,却保留了中式土木建筑的传统,是中欧式建筑风格结合的公馆。有主楼、跨楼和厢楼。主楼为三层,跨楼和厢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宽走廊,深屋檐,大圆拱门,镶有五彩玻璃窗,木质扶手和地板。

毛光翔当省主席期间的是非功过,大都孕育于此:变周西成的拒蒋为亲蒋,维护中央统一;撤掉周西成办的贵州大学,后悔莫及,以办导文中学来补救,并在此校开设商科,开了贵州职业教育的先河;重视发展实业,首次举办 " 贵州全省实业展览会 ", 历时三十六天,展出产品 1149 种;开始清查贵州全省田亩,兴利除弊;规范会议制度,杜绝烟榻办公;诛杀杨寅亮、杨素平,引发桐梓系内讧;本想算计王家烈,反被王家烈赶下台 …… 毛光翔的这些或好或坏的举措,不说百分之百,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都构思并形成于这座公馆。

毛光翔的叔父,绰号 " 毛百万 ",因资财颇厚,见识亦广,象棋技艺颇为精湛,当年就喜欢在毛公馆里 " 遗兵 "" 调车 ",培养了一批象棋名手。抗战爆发后,随着外地棋手不断涌入,贵阳人对象棋兴趣渐浓,下棋的人不断增多。

早年的 " 毛公馆 " 与 " 花楼 "(民间也称为 " 周西成会宾楼 ")、王伯群故居、王家烈虎峰别墅,组成了贵阳的 " 民国四大建筑 ",老百姓把这些建筑称为 " 土洋楼 ",它们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和风貌。

如今,这 4 栋建筑,依然存在的除了毛公馆,还有护国路上的王伯群故居、老东门王家烈的虎峰别墅。这三幢建筑,以王伯群故居最豪华,也保存得最好。虎峰别墅有三层楼,同样很气派。

相比之下,因毛光翔修这个私邸时还不是省主席,显得小气一些,气场不大,装饰一般。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毛公馆更为丰富,更加厚重。

红军长征:见证红军指挥员用兵如神

1932 年,毛光翔下野,王家烈接任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主席。三年之后,即 1935 年,红军长征过贵州。是年 1 月 19 日至 3 月 22 日,红军 " 四渡赤水 ",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出其不意地进入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粉碎了蒋介石 " 围歼 " 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1935 年 3 月 24 日,蒋介石带着宋美龄和亲信、智囊乘坐专机飞抵贵阳,坐镇毛公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 " 围堵 "。当时的贵阳,国民政府兵微将寡,省主席王家烈率兵在外围堵红军,城内只有警务处长兼公安局长王天锡,防务空虚。

红军南渡乌江佯攻贵阳期间,为把 " 声势 " 造得更逼真,在城外到处张贴 " 拿下贵阳城,活捉蒋介石 " 等标语,红一、三军团部分兵力还与国民党中央军在郊区与城外的守军进行正面接触,让火药味更浓," 大有袭攻贵阳之势 "。

这种局势令国民党高层心急如焚,蒋介石信以为真,召集身边高级官员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对策,令王天锡指挥一个宪兵营、两个消防连及四百余名警察修筑工事,要求王天锡三天内把墙垣周围的所有碉堡全部修好加固,并调数百名别动队守卫毛公馆。

风声鹤唳之下,4 月 2 日,蒋介石还向滇军头目孙渡发出急电,令他急速将纵队调来贵阳增援。4 月 4 日。急得像 " 热锅上的蚂蚁 " 的蒋介石,再次发电令给孙渡部下的三个旅," 每团犒赏猪肉二百斤,现洋六十元、票洋一百元 ",要他们 " 兼程猛进 ",从大定(今大方)赶来贵阳。

王天锡为修筑工事,不惜组织人力拆毁寺庙,用其砖石、木料,日夜赶筑城防工事。

对蒋介石的惶恐焦急,蒋介石的亲信晏道刚在日记中写道:"4 月 5 日夜,贵阳外围风闻有红军游击队活动,蒋彻夜不安 ……" 其间,一度传来红军已过水田,距贵阳仅有 30 华里。坐立不安的蒋介石感到自己备用应付紧急情况的清镇飞机场处境已十分危险,已不能再用作逃生之路,即谋划从贵阳出次南门经花溪过马场,向平坝、安顺方向逃避红军的打击。正在蒋焦急之时,孙渡率领的滇军赶到贵阳,蒋介石这才惊魂稍定。

而滇军这只 " 拦路虎 " 被调出来后,红军前进的道路基本扫清,主力部队开始放心地向西挺进,同时又留下一部分精锐部队与滇军周旋,用以牵制滇军,等到滇军回到云南昆明,红军队伍已经顺利离去,红旗猎猎、浩浩荡荡地挺进在北上的征途。

令人玩味的是,红军挺进云南后,蒋介石又暗赴昆明,留下了替身何云。王家烈因军情紧急,请求晋见蒋介石,当时在毛公馆接见王家烈的 " 蒋介石 ",其实是替身何云,王家烈完全被蒙在鼓里。

文物南迁:

曾为故宫存放国宝

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 19557 箱文物,除 2900 箱留存南京之外,其余的分三路,在日军炮火下紧急迁移。

北线的 7281 箱文物,装火车经陕西宝鸡入成都至峨眉;中线的 9369 箱文物,则由水路经汉口、重庆、宜宾运抵乐山;南线的 80 箱文物,经南京运抵长沙,存放在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地下室。

1938 年 1 月,为了这批文物的安全,湖南公路局派出十辆汽车将这批文物运至广西边境,由广西公路局派卡车接运,经桂林、柳州至贵州边境,再换贵州公路局车辆,经独山、都匀、贵定转移到贵阳,存放在贵阳毛光翔公馆厢房内一年。

一本海外书籍曾记录了这段历史:" 国宝抵达贵阳,曾贮藏在贵阳六库(广)门一处花园的平房内 ",这个花园平房,即是毛公馆厢房。

后来,由于日军进犯西南的形势紧迫,为免遭日本侵略军飞机的轰炸,这批文物又从毛公馆运往安顺华严洞。1944 年 12 月 5 日,这批故宫精品文物,被紧急转移到了四川 ……

毛公馆当年存放过的这批国宝,让部分贵阳人目睹了这些世界级的珍品,这是贵阳毛公馆的无上光荣。

★延伸阅读

昔日达官贵人的官邸

解放后成寻常百姓家

曾有 100 多户人家住过 " 毛公馆 "

毛公馆作为毛光翔的官邸,迎来送往的都是达官贵人,毛光翔下野后,蒋介石带着夫人宋美龄以及亲信来贵阳指挥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堵红军时,把这里当成 " 行宫 ",成为他发号施令的最高司令部。

然而时代巨变,随着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垮台,迎来了新中国。毛公馆也从以前的大官邸变成了 " 寻常百姓家 "。上世纪 60 年代,毛公馆成为一些企业的员工住房。

据居民丰女士介绍,刚搬到毛公馆时,她家只有一间屋子,隔壁是单位的晒图室和单身宿舍。30 多平方米的房间放了三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三抽屉的书桌就基本塞满了。丰女士说,这栋老楼很特别,即使住一楼,也不会潮湿,家里从来不用晒被子。到了冬天,虽然家里有两扇大大的窗子,层高有 6 米多,但用一个小暖炉也很暖和。她家所住的房子是毛公馆保存得最好的一间,曾经有人出资 10 万元想买走她家的窗子,但丰女士和家人都认为,那是文物,不能随便动。

丰女士的儿子张强就是在毛公馆出生的,他说,这间房子还有一个秘密。在屋子卧室最里面,从一个暗门下去,有一间地下室。他和姐姐偷偷打着手电筒下去,经过三层楼梯,下去是四四方方的一间小屋,连接一条两人宽和一人多高的隧道,用手电筒的灯光射进去,不久会消失在黑暗中。隧道据说最远可以到省政府。如今这个秘密地下室已经被封了,只留下一堵白色假墙,只等未来有心人去探索这个 " 密道 "。

据了解,毛公馆最开始居住了 100 多家人,因太过拥挤,设施落后,条件艰苦,一些老住户陆续搬走,后来只剩下 30 多户人家。2015 年 9 月," 毛光翔公馆旧址 " 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 年 8 月,正式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住户随后全部搬离。

贵阳晚报 +/ZAKER 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编辑 段筠 实习生 陈庆庆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长征 贵阳 贵州 贵州大学 职业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