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东省绿色矿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 — 2025 年)》于 11 月印发实施。12 月 9 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方案的相关情况。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云州在通报中提到,《方案》明确全省 " 到 2023 年底,全省持证在采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到 2025 年底,基本形成矿产资源家底基本摸清、绿色勘查开采全面实施、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保护水平显著提高、重大项目支撑力度持续增强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
余云州说,《方案》的亮点之一是基本摸清全省矿产资源家底。《方案》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基础地质和重要成矿带调查、重点区域和重点矿种资源勘查,摸清全省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
另一个是提高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平。《方案》坚持将绿色理念贯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点带面,引领全省矿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基本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
基础地质调查与相邻省份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余云州说,跟周边省份相比,全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地质调查方面,广东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仅为 59%,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已完成 100% 覆盖,福建、江西也已经分别达到 80% 和 78%。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面的覆盖率仅为 57%,而福建、海南、浙江已达 100%。
" 预计到 2025 年,我省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可达 85% 以上,与周边省份覆盖程度持平。同时,实现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省陆域 100% 覆盖。" 他说。
将如何部署重点矿种勘查工作?
厅地质与海洋勘查防灾处负责人提到,2021 到 2025 年,广东将积极推动重点矿种勘查工作。一是实施全省稀土资源调查评价,全面掌握稀土矿尤其是中重稀土矿的分布状况,摸清稀土资源家底,科学评估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开发潜力,加大重点区评价力度,形成一批可供保护和利用的稀土矿产地清单。
二是以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清远、云浮市为重点,聚焦铀、铜、钨、锡、金、铁、萤石等国家战略资源和铅、锌、银、高岭土、石英等省内优势资源,开展大比例尺矿产勘查,提升资源储备能力,形成一批可供出让的矿区清单。实施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围绕重点矿山深部及外围开展 " 攻深探边 ",力争实现接替资源找矿突破,稳定和扩大矿山产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矿业的现状如何?
据该厅透露,广东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共发现矿产 151 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105 种,已发现矿产地 2988 处。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主要有铌钽、锆、油页岩、稀土、钨、锡、银、铅、锌、硫铁矿、高岭土、玻璃用砂、建筑石料等,主要分布在韶关、清远、河源、梅州、肇庆、云浮、茂名、惠州等市。
截至 2020 年底,不含油气和放射性矿产,全省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总数 1121 个,其中大中型生产规模矿山 328 个,占比 29%。目前全省共建成绿色矿山 367 个,其中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60 个。
绿色矿山建设现状怎样?
发布会上,厅矿产资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道,截止 2020 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绿色矿山 367 个,其中 60 个已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已建成绿色矿山占全省矿山总数比例约 30.81%。
全省现有绿色矿山主要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分为金属、非金属固体矿山(采石场除外)、(非金属固体矿山)采石场、地热矿泉水 4 大类。为鼓励和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省级财政分 4 个年度,每年 3000 万,累计已投入资金约 1.2 亿元用于奖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矿山企业。
下一步将如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厅矿产资源管理处负责人说,围绕绿色矿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该厅在今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按照 " 一矿一档 " 的要求建立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台账,提出了年度建设工作目标,强化了验收工作程序和标准,对达不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矿山及时督促按要求进行整改,2023 年底前全省持证在采矿山 100% 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采写: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田研 肖乃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