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8 月份,都匀市西山大桥头的冒沙井断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多次派人现场勘查 " 井 " 情,希望挽救这口百年古井,让它焕发生机,再现 " 龙吐水 " 景观,一年后的近日," 龙吐水 " 景观虽未再现,但已开始冒出清泉,令匀城人民驻足观赏,期待古井真正 " 死而复生 "。
此前,冒沙井停止 " 工作 "
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来冒沙井打水、洗衣、冲澡的市民一波接一波,大家欢声笑语,呈现往昔热闹场景。一位姓关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口冒沙井承载着匀城人民几代人的乡愁记忆,尤其是与冬泳人紧密联系,视为己亲,自发组织义务修缮维护已成冬泳人己任。
西山大桥冒沙井的清晨
据都匀市志记载,都匀 1986 年以村为单位统计调查,全市共有井泉 1106 口,其中分布于沅水水系马尾河范围内 570 口;红水河水系范围内 462 口;柳江水系范围内 74 口。其中已探明的较大泉井 91 处,枯水年平均总出水流量 6.72 立方米 / 秒,年地下水径流总量 2.12 亿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径流总量 16.87 亿立方米的 12.50%,平均日产水量在 58 万吨以上。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有一部分井泉不复存在,但仍有不少井在发挥着供水作用,解决一些企业与当地群众饮用水问题。在这上千口井泉中,都匀唯有西山大桥的这口冒沙井被列为市级文物单位。
来源 黔南日报
编辑 段筠 实习生 陈庆庆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