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1 岁的未婚青年小华,在福田中心区一家金融机构上班。平时工作跟很多深圳年轻人一样努力拼搏,偶尔加班,周末则陪女朋友逛街享美食。
12 月 5 日,趁着周末天气晴好,俩人打算出去逛逛,小华回到房间准备换衣服,不料一头栽到地上,左边一侧腿脚无力,手也抬不起来,细看其嘴角有明显的歪斜,意识也迷迷糊糊。家人赶紧拨打 120,很快小华就被送到了深南大道边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在救护车上,急救人员将小华的病情传回医院。很快,医院有了初步判断:急性脑梗死。" 都是年轻病人,争分夺秒,我们大家做好每个环节 ",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陶恩祥教授立即指挥人员开展抢救。一边是急救车向医院疾驰而来,另一边神经内科专家团队迅速到急诊科集合,开通卒中绿色通道。
患者入院后,神经内科医生为小华做了详细检查:言语清晰流利,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 0 级,左侧巴氏征(+),查颅脑 CT 颅内未见出血。其中,肢体肌力是指肢体作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正常人为 5,而小华左侧肢体肌力已经为 0,左侧半身完全不能动了。
好在小华发病时间短,各项指标显示可以静脉溶栓,无禁忌症,经家属同意后迅速使用了阿替普酶溶栓。与此同时,有着 25 年丰富临床经验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隋韵声判断,病人很有可能还存在大血管闭塞。果然,进一步完善头颈部血管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闭塞,颅脑磁共振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顶颞叶、岛叶、海马急性脑梗塞。如果不能快速解决大脑的 " 堵塞 ",恢复血流,患者将造成终身偏瘫,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 时间就是大脑 "。小华被快速送到手术室,隋韵声带领范亚飞医生迅速主持开展 " 右侧大脑中动脉机器取栓术 ",抽吸与支架取栓相结合取栓。一个半小时后,患者闭塞的血管完全再通。小华神志清楚、左侧肢体肌力好转,转至 ICU 进一步观察和诊治,第二天便转到了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
距发病才短短 4 天,小华已经能顺畅地与人交流,左侧肢体肌力恢复到了 4 级。陶恩祥带着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做了详细评估," 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救治非常成功,出院后你完全可以上班,生活也不会受影响。"
据了解,陶恩祥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原神经科主任,今年 10 月,经过人才引进加盟中大八院。他来到深圳短短一个半月,已经处置了 10 余例脑卒中病人,其中年轻患者占了很大比例。陶恩祥分析,这与深圳人群普遍年轻化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关系。
陶恩祥介绍,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与越来越多青年人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工作压力大和进食高热量饮食相关。近年来,欧美国家数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青年卒中比例占据 8%-17%,但是在中国该类病因所致的青年卒中比例更高,而且 60% 的 35 岁以下的颅内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老年人脑组织萎缩,脑组织里有一定的空隙,而年轻人脑组织饱满,脑组织肿胀后更容易形成脑疝,对运动、吞咽等功能造成损害," 陶恩祥介绍。
专家提醒,临近年关,不少人工作量增大。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少吃垃圾食品,尤其是熬夜加班后,要及时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时 " 补觉 "。要多关注血压血糖,如有出现肢体无力、口角歪斜等症状,千万不能在家擅自用药、观察,要及时就医或者拨打 120 急救电话,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志说,对于脑卒患者,能够快速取出血栓、开通血管便是最好的方法。中大八院采用的 SWIM 技术是在使用中间导管基础上,将抽吸与支架取栓相结合,这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技术,不仅能够缩短取栓路径,还能减少取栓过程血管的位移,避免血栓脱落,能有效提高取栓的效率,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挽救生命,减轻患者残疾。目前,深圳少数几家医院能够成熟地开展此项技术。
此外,中大八院还建立了卒中绿色通道,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检验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联合,为患者提供无障碍、零等待一站式救治。神经内科实行 24 小时急诊备班制度,正高级职称主任医师带队,青年骨干医师、护理团队紧密配合,为患者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深圳晚报记者 温银妮 通讯员 伊宣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