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2-11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批准上市75个预防性疫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新快报讯 11 日,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开幕。在其中的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带来《中国疫苗产业的创新发展》主题演讲。

杨晓明提到,近年来,全球各地爆发数次新发突发传染病。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截至 2021 年 11 月 30 日,全球累计确诊 2.6 亿,死亡 523 万。

如何有效应付传染病?杨晓明说要靠疫苗。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共批准上市 75 个预防性疫苗,我国自产 64 种,用于预防 45 种疾病。他说,去年随着新冠疫苗的上市,全球十大畅销疫苗格局发生改变。新冠疫苗一跃成为最畅销疫苗。

杨晓明说,疫苗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的建立完善,为疫苗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奠定了前提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新型佐剂技术、保护性抗原筛选技术、联合疫苗技术、多糖蛋白结合技术、结构疫苗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疫苗投递技术等。

他提到国内上市疫苗产品情况。我国累计批准 55 个疫苗品种,2020 年有批签发的国产疫苗 47 种。" 目前国内外疫苗应用和研发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多种关键技术方面,我国疫苗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他看来,传统疫苗技术平台持续加强,我国疫苗技术有所创新。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他说,我国实现了技术水平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的领跑。从自产自用,到国外引进,再到自主创新。"2020 年新冠疫苗快速研发,是中国疫苗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由于疫苗研发过程需要获取免疫原、生产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动物体内评价、人体中的临床研究等流程,杨晓明说疫苗研发好比十年磨一剑。

那么,研制一只疫苗需要多长时间?他提到,在新冠疫苗上市前,疫苗研发最短时间为 5 年。而新冠疫苗的目标是在 18 个月以内完成研发。

" 对抗新冠疫情,灭活疫苗是优选。" 杨晓明再从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商业化品种进行分析。随后,他提到,灭活疫苗的研发瓶颈是疫苗株选育难、生产规模难放大、病毒灭活、抗原纯化、临床研究时间长。新冠疫苗快速应急研发的成功因素取益于举国体制、成熟的研发技术平台、各界全力投入、成熟的研发技术平台、创新研发体系等。

杨晓明在演讲中提了 6 个问题,并给出回应。

如何保证疫苗供应?他说,年产能 50 亿剂生产车间已经建设完成。

如何应对毒株变异?灭活疫苗对变异的毒株也可形成有效保护研发变异株和广谱保护疫苗。

免疫持久性、长期安全性如何?6 个月抗体有衰减,仍维持在一定水平,考虑进行加强保护。国内接种已超 25 亿剂,上市后大规模安全性持续观察。

未成年人接种情况如何?他说,紧急使用范围已扩大至 3-17 岁。将继续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收集 3-17 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哪条技术路线更优?杨晓明说灭活疫苗是首选,重组蛋白和载体疫苗获得发展,mRNA 疫苗取得突破。

如何应对新病毒出现?他说,可以通过诊断试剂、疫苗、非药物干预、治疗药物并进,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以缩短战时研发时间,建立监测体系,多部门联动、多方合作进行应对。

" 中国疫苗走出去了,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的科技走出去。" 杨晓明最后说道。

采写:记者陈慕媛 庄嘉宝

摄影:记者邓迪

相关标签

传染病 疫苗 新冠疫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