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2-11
深晚报道 |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举行2021年度毕业典礼,下一期将于24日开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1 年 12 月 10 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以下简称公益学院)2021 年度毕业典礼在北京和深圳两地线上线下同时举行,GPL 全球善财领导力项目 21 位同学、EMP 国际慈善管理 99 位同学正式毕业。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董事陈越光、院长严骏、副院长黄浩明及公益学院客座教授李劲、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总裁马翔宇等学院领导、老师及嘉宾出席活动,公益学院公益管理教育中心主任刘冰华、公益管理教育中心学术主任唐昊主持了毕业典礼。

以持恒之力,共襄学习之旅

" 在过去六年,公益学院秉承发起人意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求索,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培养了几千名有理想、有激情、有勇气、有作为的善财领导者和高级公益管理人才。" 马蔚华主席表示:未来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经济建设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公益慈善专业化人才,需要胸怀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企业家,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挑战,用公益方法论解决社会问题。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致辞。

2021 年度圆满完成学业的 120 名毕业生长期深耕于教育、健康、养老、儿童、环保、扶贫、艺术等多领域,他们中有中国内地首批签署 " 捐赠誓言 " 的女企业家—— GPL2017 级同学、深圳市海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游忠惠,她在入学第一年,即宣布加入比尔 · 盖茨与巴菲特发起的 " 捐赠誓言 " 计划。有⻓期扎根偏远地区从事大学生资助、困境儿童一对一帮扶工作,获得 " 五⼀劳动奖章 " 等荣誉称号的 EMP10 期、凉山州玛薇社工发展中心总干事金珺。

" 未来的公益一定是多元的,无论是资助型、运营型还是混合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造福社会。" 毕业典礼上,EMP10 期、十分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京泰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表感言。作为 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曾高效完成广东省直升机首飞驰援武汉以及后续抗疫行动的她深感:" 做公益也是一个专业,需要学习 "。

同样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校期间与学院合作,并积极反哺学院的 GPL 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PDBA 双料校友——关系智慧学院创始人任亚说:" 教育本身既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梦想,来到公益学院通过与国内外很多慈善家族的交流学习,更加坚定了我要把余生的重要时间放在公益上。"

以行动学习,化热情为公益产品

陈越光董事表示: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但是我们以道德愿景展开公益理想的社会进程没有因为毕业而结束;我们以公益为志业的人生使命没有因毕业而结束;公益学院赋能学生、学生成就学院的互动进程就不会结束。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陈越光致辞。

公益学院始终倡导,公益教育是以社会责任为使命,行动学习为载体。学生在校期间产出 " 行动计划 " 一直是 EMP 国际慈善管理的教学特色。作为 EMP 必修课, " 行动计划 " 跨越融合不同课程的学习,通过规划、实施和梳理公益项目,让个人或团队的公益兴趣和想法落地生根,通过发掘公益慈善需要,从而制定引领公益慈善发展的目标和策略。

参加 2021 答辩评审的 22 个项目类既包括助残、救孤、济困等传统慈善领域,也涉及文化倡导、教育公平、健康医疗、社区建设、融合就业、社会创新、机构建设、行业发展等现代慈善领域;论文类 8 个,主要从公益商业化、社会倡导、共益企业、社会工作、社会捐赠、企业社会责任多方面进行论证。

毕业典礼期间,对优秀 " 行动计划 " 成果进行了展示。EMP9 期、北京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创始人张军茹展示了小组的 " 行动计划 "。该计划主要针对 16 岁以上的自闭症青年缺乏职业教育、就业、社区自主服务的社会症结,培养自闭症青年的绘画能力,力争把自闭症青年的培训、就业和融入社会集合到一起。GPL2018 级、南京安讯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饶翔和 GPL2017 级同学,深圳市致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锦的 " 行动计划 " 则是以大数据破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人工智能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从展示的 " 行动计划 " 看,毕业生对慈善的认知和行动已跨越传统慈善思维,以艺术、人工智能等助力善的行动,充分展现了 EMP 项目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正如陈越光教授所述,学院是一个深沉的思想和有趣的灵魂碰撞的地方。

在 2021 年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及凤凰网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中,各有 20 多位公益学院的校友与校友机构获奖。公益学院对从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彰和嘉许。特别颁发 " 师仁奖 "、" 春晖奖 "" 嘤鸣奖 "、" 同道奖 "、" 达人奖 "。作为优秀同学代表,EMP7 期、北京同心圆基金会创始人、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序表示:在公益学院学习期间,学到的是行善的智慧、是认知和思维模式的提高、是视野的改变;在公益学院学习是从每个人身上学习,无论是谦卑还是为百姓着想。公益学院给我们力量,以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感回馈社会。另一位优秀同学代表、EMP13 期、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表达了进入公益的感受:光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希望。" 公益是在发动集体智慧和整体力量去解决社会问题, 在公益学院的学习,让我把更多的公益心化成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变成一个系统可以执行的计划。"

以探索之心,拓展公益教育宽度

2021 年度毕业典礼,恰逢国家 " 十四五 " 的新开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这不仅是一个社会资源的流动、重塑资本使命的时代,更是一个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共富时代。" 严骏院长表示。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严骏致辞。

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在此大背景下,社会对慈善事业提出更多期待,但大额捐赠人、企业家的系统化慈善专业教育、项目交流和伙伴关系建设、专业管理人才赋能等仍然在积极探索中。为凝聚政府、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多方力量,搭建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台,2021 年,公益学院与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等首批 40 家院校联合发起《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围绕 " 夯实学科基础、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慈善通识、促进交流共享、弘扬慈善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协同社会发展 " 等七个方面,推动中国院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进程。并基于自身使命和时代课题,创新打造 GSE 全球社会企业家项目,引进日內瓦大学可持续资产与财富管理金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全球商业领导力和强大社会创造力、拥有远大愿景和社会企业家精神,兼具高端学术水准的卓越社会企业家,激发他们为可持续发展投入企业家特有的精神与智慧。

严骏院长表示:未来,公益学院将围绕 " 公益 " 两个字加大对公益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力度,在新的五年战略中,从全球基金会管理、艺术慈善、科技慈善、青少年公益等领域发力,且有望在西双版纳建立公益实践基地。" 同时,学院将重点打造 ‘深益家’校友品牌,宣扬深思、深耕、深爱,三‘深’万物的理念,打造校友间交流、互动、合作的的平台,推广同学的事迹、弘扬同学的理念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 仁来仁往,继往开来 ",120 位毕业生后,国际慈善管理 EMP 第十六期将于本月 24 日举行开学典礼,目前招生报名已进入倒计时。届时又将有几十位致力于学习专业筑善,推动商业向善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同学们加入。

深圳晚报记者 徐斌 通讯员 王阳 张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