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2021 年 12 月 13 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江东门纪念馆)举行。南京市中华中学 84 名学生在国家公祭仪式上朗诵《和平宣言》,饱含深情、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响彻集会广场,他们代表南京青少年向世界发出和平祈愿。
首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中华中学高一(10)班的陆浩宸颇感自豪。" 接到任务后,我们前前后后来纪念馆四五次,每周的训练也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多。" 陆浩宸说,通过朗诵《和平宣言》和参观江东门纪念馆,他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不断传递和平之声,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陆浩宸
高二(6)班的孙昕怡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尽管之前父母带她来纪念馆参观过,但这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感触更深了。"《和平宣言》短短几十行的文字,但是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 84 年前南京的悲惨景象。" 孙昕怡说,通过参观、学习,她理解了《和平宣言》里的深刻内涵,朗诵时,情感也就自然流露了。"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更加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孙昕怡
四名领诵之一的夏雯静,是今年南京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纪念朗诵活动的领诵。今年 9 月 3 日,她还作为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来到江东门纪念馆参与撞响和平大钟仪式。
△夏雯静
夏雯静儿时住在江东门纪念馆附近,爸爸妈妈经常带她到纪念馆参观。" 当我踏进纪念馆大门,看到万人坑、雕塑,还有血泪汇集的介绍文字那一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夏雯静说,今天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死难同胞,寄托哀思,公祭活动也提醒每个人要珍爱和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果将来我读大学离开南京,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讲述南京的这段历史,会像今天放飞的和平之鸽一样,将《和平宣言》传递到我所到的每一个地方。"
△周立新
南京市中华中学分管德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周立新介绍,今年暑假,学校接到朗诵《和平宣言》任务,第一时间制订了实施方案和集训计划,还为朗诵队配备班主任。新学期开学后,300 多名学生积极踊跃报名。" 我们请专业指导老师从身高、嗓音等各方面,现场进行了两轮遴选,从中选出 95 位同学,其中 84 名朗诵同学,11 名备选同学。" 他表示,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学校组织朗诵学生观看了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视频和电影,并请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分别解读《和平宣言》中每个词语的内涵,还带领学生到纪念馆实地参观。
" 同学们训练刻苦、认真,之前每周有 3 天时间要进行集训,最近每周达到 4-5 次。" 周立新表示,学生们通过参加国家公祭仪式,进一步感悟到 "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八个字的含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也让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快报 + 记者 黄艳 赵丹丹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编辑 陈海静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